要想理解现象学,需要面向事物本身,而面向事物本身需要直觉,真正要做到直觉又需要悬置,把自然的观点科学的观点,形而上学的观点,通通悬置掉,悬置掉之后剩下的是一种纯粹意识,或者纯粹体验的这么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就叫意向性。
也就是说,我们认识外面这个世界,把所有东西都悬置掉了去进行体验,我们的意识靠什么东西去体验外部这个世界呢?
三个字,意向性。
40.1,先说一下第一个问题。意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意识现象和物理现象相比,有很多不同的方面,很多人比如很多哲学家说,物理现象,物理的实体,它往往是客观的,意识的现象,意识的东西往往是主观的,还有人说比如有人说,物理的东西它是实体,精神的东西它是非实体的。
但是胡塞尔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解答方式,这就是物理现象它往往没有意向性,而意识的现象它是有意向性,比如说,一颗石头,它放在公园当中,那个石头它不会主动地,指向一个东西,当然有些人说你说错了,为什么呢?这个石头放在地方,它永远都向下对吧,但大家注意,那个向下指的那个方向,它是被动的,是地心的那个地心力,对它的这个吸引力,让它往下吸。
这不是它的主动地一种指向,而胡塞尔讲的这个意向性它是人的意识主动地对事物的一种指向。
所以,所谓的意向大家要注意,不是大象的象,而是一个是指向的向,胡塞尔讲的意向性这个概念,是指向的这个向,那在英文当中,动词,intend,当然我们中国哲学当中这个意象,它主要指的是一种观念或者意境,而不是指向这个意识。
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只要说到意识,它不是空洞的不指向任何东西的,它必然要指向某一个事物,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我们不可能简单的,空洞地说我感觉,我想象,我判断,我高兴,或者我爱我憎,而必须涉及到我经验活动中我与之发生关系的那种东西,必须言有所指地说,我感觉某物,我想象某物,我判断某物,我高兴某物,我爱或憎某物”。
因此,意识都是指向对象,关于对象的意识。意识不是一种不假外求自我满足的封闭系统,而是一种汲汲外求对世界开放的关联领域。
这也是胡塞尔对意识精神的现象做的一个很好的区分,比如说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很多同学喜欢说,我今天很烦。
这个烦,它有没有一种指向,实际上我们觉得好像是一种莫名的烦,但是它实际上是有明确的所指的,烦总是关于某个事物,某个方面的烦,某个事物的烦,它不是一种空洞的烦,如果你这个烦没有指向任何一种对象,那它就没有烦,还有比如我说我喜欢,我说我喜欢这个词的时候,它必然是指向某一个情境比如说,我喜欢你这种发型,或者我喜欢今天的天气,或者我喜欢这种环境,它总是会指向一种情境的,这就是说意识总是有指向性的。
40.2 意向性它是一种反思活动。
什么是正思呢,主要指知觉,为其认识论的出发点的,而现象学则坚持,向反思的转移,胡塞尔认为,反思,reflection这个词,它就是对看向X的原始的直接的方向的背离,不是一种外向的看向空间物的知觉,而是一种内向的看向纯粹意识本质的沉思,作为人的两种认识职能,正思(知觉)和反思,意向性或者意向,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正如知觉是从事经验和事实科学的唯一途径一样,唯有反思才是通向哲学的殿堂的不二法门。
知觉我感受到外部事物,观察它了解它研究它,这往往是经验事实科学的方法,但是真正属于哲学独有的方法,恰恰是一种反思的方法,这个反思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意向方法,也就是说是意向性,这是一个命题。
意向性这个词,英语关门有一个词,intentionality,核心还是指向意向,这个概念,反思表明什么呢,就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有一种新的关系,什么关系呢?
它不是一种感官的感知方式,而是意向的指向关系,认识的客体,也不是什么感知的某物,而是一种意向的相关活动,在意向活动中,相关所有的对象,已经不再外在于空间位置里面,而是外化于纯粹意识的意向流之中,所以,对于这种对象,我们无须向外探求,通过外知觉即空间意识来透视,而只须反求诸己,通过内知觉即时间意识来直观。
所以,在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个,我们对外部事物不是去靠感观的去看,而是指向它,让它呈现给我们,第二认识对象变了,认识对象不是什么感知的某物,而是一种意向的相关活动,也是一种意向的相关活动,它把认识的对象现象学,也做了一个改变,传统哲学,它认为我们认识的对象就是外部的客观的事物,对吧?
比如说唯物主义认为,当然唯心主义认为一些精神性的一些东西,我们以外部事物这个为例,比如说讲到客体,大家可以摸一下,你们面前这个桌子,你摸到什么东西,你摸到的是桌子,还是对桌子的感觉,还是我们对这个桌子的这个认识的客体,进行的这种意向的指向活动,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常识的观点就是我摸到,就是摸到的这个桌子本身,然后从感性这个角度看,我摸到的是一种温度,硬度?
然后从现象学这个角度来看,你摸到的不是桌子本身,你怎么可能摸到桌子本身呢,桌子根本就没有进入你的指头,身体当中去,你怎么可能摸到它呢,我摸到的是我对桌子的一种意向的关联的这么一种活动,是我构造出的一种认识对象,不是桌子本身,不是外在的物理的桌子。
按照正思和反思两种方法,正思认识的主体它要通过知觉感知客观的事物,然后我们想当然的以为,我认识的就是外部的物理的客观的事物,但是胡塞尔的反思的这种方法,意向的方法,我们说我对这个客观事物有一种认识,但是注意,是我跟这个事物发生作用,客观事物呈现出一个东西,成为我们的一个认识客体,我的认识主体指向这个事物,然后出现这么一个认识客体,,正是在这种意向流之中,有了我们这个认识对象,有了我们对这个认识对象的各种变换各种把握,这是正思和反思的不同所在。
所以,胡塞尔说我们认识外部的世界,不是通过空间的透视,而恰恰是通过意识的反思,意识流去认识它。
意向流就是说我的意识在指向这个事物,这种意识活动中,这个意向活动不断地持续下去,这是一种意向流,也可以说是一种意识流。
应该是感知,就是刚才讲的知觉,正思的方法就是对外在事物进行知觉,知觉到有一个物理的桌子,有一个这样形象的桌子,比如说我认为有这样一个客观事物,这是正思的知觉的方法。
在胡塞尔看来这个现象,它不是事物外部的表现,而是我对它进行各种悬置之后,把各种先入之见悬置掉之后,这个事物呈现给我,又在想了解的那个根本的东西,我认为这个客观事物,我对它进行悬置,悬置之后它帮它在本征的方面,呈现到这个地方,就是我们所谓的认识的客体,这个认识的客体,不是物理的客体,但是它也不是纯粹抽象的东西,是通过现象呈现出来的一个认识。
事物通过各种悬置,它呈现到我的意识之中的最本真的那个东西。这个就叫认识客体,所以它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是主观客观合而为一的。
那这个认识客体应该也是完全因人而异的。
这就是说前面我问大家那个问题,一棵松树,为什么不同的人看它,得到的东西不一样,就是因为不同的人看它的时候,对它的意向方式不一样,把别人的或者先入之见的各种观点,都已经悬置掉之后,呈现给本人的独特的那一个方面,这是意向在一些事物把握之后剩下的这个认识客体,这就是意向性。
40.3接下来,我把意向性相关的意向结构,做两个概念的分析。
40.3.1第一个就是意向行为和意向对象。
在胡塞尔看来,在传统认识论当中,主体客体,这种主客二分,已经在意向行为和意向对象所取代,在认识活动和认识对象所取代,换句话说,我们现象学悬置之后,剩下的就是意向行为和意向对象,已经没有主体和客体,这种二元对立的东西,这就表明,所予的对象不是在意识当中被给予的,不是在意识头脑当中被给予,而是在意向行为当中被构成,这对象不是一种现成的予料,而是一种构成的产品,对于比如我说我看到松树,我看到五十年前的历史,这种东西它不是一种现成的东西,而是通过我的意识,对这个事物进行了悬置。
40.3.2通过意向构成之后得到的一种对这颗树的,在我看来是最本真的认识,这是意向的两个结构。下面有一个,在胡塞尔看来,是被给予和被构成的东西,实际上是同一种东西。
这段话非常的有名,也是胡塞尔现象学当中最核心的一段经典的论述。他说:
“一块矿石,由物理学家来看时它就会成为一种物理对象,由艺术家来看时就会成为一种审美对象,而由经济学家来看时它就成为一个价值对象。再如,我们还可以以感觉,表象,判断,期待,怀疑等不同的意识方式看这块矿石,随着我们看的方式来断改变,这块矿石就会随之成为感觉的对象,表象的对象,判断的对象,期待的对象,怀疑的对象等不同的对象”。
这就是因为我们意向方式不一样,看的方式不一样,得到的对象也不一样,正因为如此,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发生了一种新的改变,就是换个视角看世界。
40.4现象的世界。
40.4.1在胡塞尔这里,我们看世界的方式已经因为意向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世界不再是作为自在之物的自在的世界,而是作为“为我之物”的为我的世界。
所以一个事物在那里存在,不是为它自身存在,而是为了我的存在,所以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理解孟子讲的那句话:“万物皆备于我”。
究竟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事物的存在,因为我对它进行意向的构造,所以它的呈现跟我相关,还有王阳明最有名的这句话:“君未看花时,花与君同寂;君来看花日,花色一时明。”,这个花,如果我们没看它,我觉得它一点都不娇艳,但是正因为我看它了,它一下子在我的面前明亮起来,再比如说中国很多诗句,都是跟这个相同,都是跟这种看世界的方式相关,“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花跟我什么关系,水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但是正因为有了我们,它才成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之所以说外在的事物已经成为“为我”的这种事物。
40.4.2第二个,世界不再是冰冷的物理的世界,而是具有温度的“主客合一”的世界。
在传统的观念看来,外部世界就是一种物理的世界,它在外看来,它其实已经成为主观合一的世界,唯物主义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唯心主义的世界是精神的世界,而现象学的世界既有物质的世界,也有精神的世界。
也就是说,我认识到的那个对象有可能是物理的,现存的真实的一些,也有可能是我意向构造出来的,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我比如说,我认识一个对象,我说我非常喜欢我的小区旁边公园当中的樱花,每年四月份樱花特别漂亮,这个花是现实之中有的,但是同样我也可以举出同样的例子,比如说我就喜欢一种东西,孙悟空,我很喜欢它,但是现实生活中没有这个东西,它不存在现实之中,但是我就是通过意向的方式把它构造出来,在胡塞尔这里,我认识对象可以是为主观的,也可以是客观的,是主客合一的这么一种世界。
所以,对我们人而言,人们既会为“感动中国”的现实人物叫好,也可能为跟和我们没任何关系的虚无缥缈的人悲喜交加,比如“来自星星的你”。所以很多事情很多现象其实都是属于主客共同起作用,这样形成的一种现象。
苏轼(宋)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琴声到底从何而来?是琴本身呢,还是人的能动的手指头造成的呢,都不是,是主客合一意向活动造成的。
40.4.3第三个,世界在我们看来,不再是灰色的单一的世界,而是具有色彩的缤纷的世界。
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往往说我们认识一个事物一定要,透过现象看到它真正的本质是什么?
实际上在生活当中,很难找到一个事物背后唯一的本质,现象学告诉我们,其实一个事物,你可以从不同的方式,揭示出很多独特的方面来,所以理性主义眼中的世界,它是单一的,但现象学眼中的世界,它是具有多副面孔的。
所以在现象学看来,很多对这个世界的解释我们都可以接受,比如说,就水而言,物理学家眼中的水是液体,化学家眼中的水是H2O,不同的哲学家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老子眼中的水是“上善若水”,孔子眼中的水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看到的是生命的短暂,时间的消逝,一去不复返,但在大诗人李白的眼中,水很多,则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再比如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水又变成很多面孔,所以现象学去通过意向的方式看这个世界,就是给了很多不同的视角,让我们去更加以全面的独特的方式去看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
这也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西方哲学从“传统认识的实体说的心物二元论”走向“现象学的构成说的意向经验的一元论。”
换句话说,西方人早在百年之前就彻底的理解了东方(主要是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文化,从而整合进去了现象学中,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世界上出版最多的书,第一是《圣经》,第二是《老子》,可见中国道家文化其实早就在影响世界,我们中国人是不是也要更深入的理解一下西方文化呢,从而让全世界达到一个更深广的和谐世界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