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中·图语写作(13)

   

60-70年代儿童游戏

                            童谣·游戏

今天是2024年6月1日,国际六一儿童节,儿童们的节日。我选的这些60-70年代的儿童游戏----玩水枪、弹玻璃珠、滚铁环、踢键子等----就是为了让大家回味童年。在我看来,如果我们这些老儿童能够有朝一日玩玩我们儿时的游戏,我想大家都会笑开了花!

我40岁之前都云南曲靖学习和生活,之后在海南上班,我真是“南来南往”客!云南简称“滇”,“滇东北”顾名思义即云南的东北部,包括曲靖市、昭通市全部地区,以及现属昆明市的寻甸和东川,素有“滇黔锁钥”之称。曲靖是我的故乡,是云南省除省会昆明市外的第二大城市。曲靖下辖麒麟区、沾益区、马龙区、宣威市、罗平县、陆良县、富源县、师宗县、会泽县等3区5县1市及1个国家经济开发区。麒麟区是曲靖市政府所在地,是曲靖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曲靖的高等院校有曲靖师范学院、曲靖医学专科学校等。

我小时候普遍都穷,但快乐一点不少,学习的事家长普遍不重视,能读就读,不能读就不读,也没有多大的心理负担!那时候农村没电,大家普遍睡得都很早,大约也就八九点钟就睡了吧。我们小学生下午4点半至5点放学。放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天黑前必须紧赶慢赶做完。吃完饭,天也黑了,没有电也做不成作业了。一家人就一盏煤油灯,可是也没有钱买煤油,所以晚上基本上都不点灯。后来,村子里有电了,可是要晚上10点后才来电,早上7点电就停了,所以也用不上电!如果家里要用电磨磨玉来粉、碾米,必须大人半夜里去找碾米房的人去加工。

小孩们白天读书,天黑前做作业,作业很少,一般写一两页就可以了!天黑后,村子里的小孩子们就在村子里玩游戏、唱童谣、猜谜语、捉迷藏、钻稻草堆等。大人们统称这些活动叫“跳活猴”。什么时候回家睡觉?不用担心,等大人们扯长嗓子叫自家孩子的名字,我们小孩子就马上停止玩的把戏,回家睡觉了。

蔡梦月的《滇东北方言童谣的记录与研究》很有趣,让我细细地回味一下70后童年的游戏和童谣。说老实话,有些游戏早忘光了,但是通过写作,又找回了一些记忆,比如“踢帮”,即踢鞋帮----女生们玩的游戏。女生们把鞋子脱下来,赤脚。用一块瓦片支起一只鞋子的后跟,在鞋子的附近划条线,“踢帮”的人脱鞋赤脚,退后一米左右,把鞋子放在脚背上,用力一脚踢出去,用脚背上的鞋去打瓦片支起的鞋,如踢中,鞋子倒了,就赢了。一个人踢完,再用瓦片支起鞋子的后跟,换另一个人来踢……

小孩们玩游戏,有时分男生游戏或女生游戏,有时候男女生都可以玩同一个游戏。男生游有:打弹弓、弹玻璃珠、滚铁环、抽陀螺、斗鸡(斗拐)、掰手腕等;女生玩的游戏:跳皮筋、踢键子、编花篮、要狗、踢邦、丢手绢等。男生女生都可以玩同一个游戏:“黑黑白”、上电下电、点点豆豆、挤油渣、躲猫猫耗(捉迷藏)等。

男生玩男生的游戏,女生一般不参加;女生玩女生的游戏,男生一般不参加,只有男女生可以一起玩的游戏才在一起玩。有一种性别的约束力,如果有人破除了这个规矩就会遭到嘲笑。

游戏时我们接触了大量的童谣。一般只要有一个小伙伴会唱会说一个童谣,全村的小朋友最后都会了。每家四五个孩子,大人们一是忙着挣“工分”;二是文化程度都不高,一般都不教童谣。我们的童谣习得,大多数是与(表)兄弟姊妹或村中小伙伴玩中学来的。

我们玩“点点豆豆,皇上咳嗽”的数人游戏时,小伙伴们站成一排,一个人出来点人。一边唱童谣,一边用手指点人。我们唱:“点点豆豆,皇上咳嗽。将军司马,见人就打。”边唱边点,点到“咳”和“嗽”字的人就输了。大家就笑闹几下,然后接着玩。轮流下一个人来点人,想从谁起头就从谁起头点数,如此循环往复。

玩“挤油渣”游戏,一般是冬天玩。因为每个小孩家里都很穷,没有多少衣物可穿,再冷的天,都是穿单衣。这个游戏可以让人暖和。一大堆小伙伴,背靠土墙,排成一大溜,大家就开始一边挤一边唱:“挤油渣,坑蚂蚱;挤油渣,坑蚂蚱。”“油渣”是生火后,在铁锅里炼板油、肥肉的剩渣。“蚂蚱”即蚱蜢、蝗虫。油渣和蚂蚱,这两种东西小时候都是美味。“炕”就是“煎炸”的意思。我们一边唱,一边用力地挤,你挤我,我挤你,谁被挤出队列谁就输了。输了的人,又从队列的尾巴加进来再挤……挤来挤去,笑笑闹闹,挤到后来,大家浑身冒汗,又发现每个人的后背衣服,磨上了一层黄泥巴颜色,笑得更开心!

我们小女孩玩多人跳绳游戏时唱:“小白兔小白兔跳一跳,小白兔小白兔摸摸地,小白兔小白兔滚出去。”两个小女孩用力摇绳,其余人跳进去,边跳边唱。当唱到“跳”字的时候,跳绳的人就要真地跳进去;当唱到“摸”字的时候,跳绳的人就要弯腰摸一下地;当唱到“滚”字的时候,跳绳的人真地要跑出绳子外。一个人一旦被绳子打到或勒住,就输了,就换另一个人来跳绳,又继续唱啊跳啊。游戏的笑点是:当边跳边说唱到“小白兔小白兔滚出去”的时候,我们特别齐声强调三个字“滚----出----去”,这时摇绳的人更用力,绳子着地的“啪啪”声更响亮,接着,我们开心地大笑。

我们玩“黑黑白”游戏。“黑”,读he,方言是入声后再上声,游戏时读he,一声,不知何故;“白”,读be,读作入声。三五个人一起围成圈玩,站坐都可。游戏方法是:先把手藏在手身后,当一个人发出指令“黑黑白”的时候,所有参加玩游戏的人一起大声说“黑黑白”,说到“白”那个字时,大家脚一跺,腰一弯,同时伸出手掌,聚在游戏圈的中间,可出手背,也可出掌心;接着,计数的人快速数出出手背还是出掌心的人数,哪种人数多哪种人就赢,最后,计数人用手指拢一下赢家某一个人的手,说:“你们赢”;又手指拢一下输家某一个人的手,说:“你们输”,这一轮“黑黑白”游戏就结束了。赢家笑了;输家也笑,同时也不气馁。要玩下一次游戏就再反复玩,笑闹一片。

我们玩“编花篮”游戏。三五个人一起玩。游戏方法是:第一个人左脚站地,右腿向后拐起;第二个人右脚站地,左腿向后拐起,搭在第一个人的右腿上;第三个人或第四个人,甚至更多的人,照第二个人的样,都把各自的腿都架在第一个人的右腿上。腿架好后,就互相手搭着肩,按顺时针跳。一边跳圆圈一边唱:“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开满红牡丹,朵朵花儿开得艳。”一直跳到谁“死”----谁的脚掉下去或摔倒或腿散架了,再重新架起腿,再继续跳。最少至两个人也可以玩,架腿方法如上,除了手搭肩跳,也可手拉手跳。人数多手搭肩更好跳。

我们玩“蹲蹲站站”游戏。游戏不限人数、不限男女,围成一圈。一边说:“蹲蹲站站,哪边输来哪边赢?”,一边自己选择或蹲或站,以蹲或站的人数的多少判断输赢。周而往复地玩,直到玩腻了,另换一种游戏。

两个人玩“抽中指”游戏。方法是: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已经变形,并拢指尖藏好,另一只手巴掌包住五个手指,让对方来指认哪一个是中指。抽中中指的人赢,被抽中中指的人输。赢的人一边用手掌拍打输的人的手掌,一边说:“抽中指,打五十,打了五十又五十,老牛不吃江边草,一棍子打了满山跑。”也不是真地打五十下,打几下由赢的人随心意而定,主要是玩乐,也有只抽中指不说什么“抽中指……”的。

我们玩丢手绢游戏,这个游戏很多人玩过吧?也就是一圈人围坐在地上,一个人拿着手绢,在坐着的人身后绕圈走,趁一个人不注意,轻轻地丢在他身后,另一个人发现了,必须马上起来去追他,追上丢手绢的人他就能丢手绢。如果他没追上丢手绢的人,就要一直跑,一直追。从丢手绢的人开始绕圈,围坐在地上的人一起有节奏地拍手并大声唱:“丢,丢手绢,轻轻地丢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

女孩子最爱玩跳皮筋,边跳边唱:“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

一边游戏一边唱童谣,真是好啊!既锻炼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能力,还能提高孩子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同时还让孩子在蹦蹦跳跳中体会到快乐,这个在这些追逐跳跳中锻炼了身体!

什么时候能和小时候的玩伴一起玩玩童年游戏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