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开篇第一句,也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一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表示内心的愉悦。如何通过学,来实现内心的愉悦呢?“学而时习之”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学习了知识以后时常温习,就会产生内心的愉悦。老师们经常用这句话,鼓励学生热爱学习,结果却常常是适得其反。学生不仅没有获得愉悦感,反而是叫苦连天,牢骚满腹。原因何在?就是理解错了“习”的内涵。于是,重复性的作业、题海战术、各类加强班……织成了一张带刺的网裹得学生叫苦不迭。作为教育家的孔老夫子,绝不会强调机械地、盲目地复习。若是如此,恐怕老夫子也不会有三千弟子追随。个人认为这里的“习”含有“温故而知新”的含义。只有时习时新,才会获得收获的愉悦。还有一种理解是把“习”作为见习的意思,就是学了文化,领悟了道理之后,要时时去见习,以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效果,从而获得理论指导实践的愉悦。将“习”理解为实践,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我们读《论语》懂得了孝敬父母首先要做到内心的恭敬,可是面对父母的叮嘱时,却常常显得不胜其烦,这就是典型地学不能习,待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才追悔莫及。唯有改变行为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才能收获成长的愉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什么样的朋友,能使孔夫子快乐呢?想必不是觥筹交错的酒友,夫子追求淡泊宁静的生活;也不会是追求富贵之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若浮云”是夫子的义利观。夫子弟子三千,志在传承文化和道义。这个“朋”应该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样的朋友远道而来,怎能不令人欣喜?反观现在的我们似乎朋友无处不在,喝酒有酒友,打麻将有麻友,外出游玩有驴友,上网有网友……可是真正志同道合的知己却屈指可数。我们在各种朋友圈里刷存在感,却也是并肩而坐,心远万里。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己难寻,不被人理解时该怎么办呢?微信诉苦?微博抱怨?抖音上面叹人生?到最终苦未消,愁未散,徒耗人生增烦恼而已。孔老夫子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面对“人不知”应该做到“不愠”。“不愠”就是不怨恨。想想老夫子,一生周游列国,历尽坎坷只为“克己复礼”,却不被诸侯国所用。但他并不怨恨,他坚信他的理想终将光耀后世,于是以其“温良恭俭让”儒雅,杏坛讲学,传经布道,终是活成了万世师表,重塑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
人生在在世,应追求内心的平和。面对学,要时习而悦;面对友,因志同而乐;面对不理解,以不愠为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