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我最爱的是张岱。如果你能读一读张岱,你肯定也会爱上他和他的文字。
张岱出生于山阴即如今浙江绍兴的一家书香门第名门望族,祖上有过好几个进士,家境丰裕,在晚明奢靡成风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年轻时代的张岱便被打上了“纨绔子弟”的印记。
因为家里有钱,享受生活成了张岱的信条。但是,张岱不仅会玩,还会一本正经地搞出一点名堂来。
张岱的三叔张炳芳饱历人间世故,品味相当之高,所以张岱和他志趣相投,成为了忘年之交。叔侄二人喜欢在一起切磋茶艺,最后两人得出结论:取斑竹庵的泉水,放上三夜,再放入白瓷杯中用来泡茶,茶的味道举世无双。这款茶被他俩戏称为“兰雪茶”。
之后,张岱不断对这种茶的配方和饮用方法进行改进,他甚至开玩笑说他把茶的烹调配方封锁在一个秘密的房间里,“以纸固封”,即便是亲生儿子也不轻易传给他。雪兰茶风靡全城后,张岱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物。
作为一名纨绔子弟,张岱的癖好经常变来变去。比如,在发明了兰雪茶过后的两年,时年十九岁的张岱又迷上了弹琴。接着,他就成立了“丝社”,也就是学习弹琴的社团,带着他的一帮小弟兄们一起练琴。
二十五岁时,张岱又迷上了斗鸡,和一些朋友一起创立了斗鸡社。张岱的二叔张联芳也喜欢斗鸡,自然就参加了斗鸡社。叔侄二人经常在一起斗鸡,张联芳斗不过自己的侄子,十赌九输。张联芳越想越生气,为了赢张岱一次,他竟然把铁刺绑在斗鸡的爪子上,还在鸡的翅膀上洒芥末粉。
后来,张岱听说唐玄宗喜欢斗鸡,因为斗鸡亡了国,于是便以斗鸡不详为由,戒掉了斗鸡。戒掉了斗鸡之后,叔侄两人终于重归于好。
刚戒完了鸡,总得做点什么才好,于是,张岱又迷上了蹴鞠,没事干就去踢球。此外,他还和亲友创办了诗社,定期聚会吟诗或者欣赏古玩。
成年后在张岱的游历记忆中,最难忘的可能就是去钱塘江观潮和湖心亭看雪。他写道:“湖上影子,为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篇叫做《湖心亭看雪》的著名文章,后来被选进咱们的中学课本里。
张岱也爱听人说书,还爱听戏,有时候还亲自调教戏班。他调教的戏班远近闻名,受到了很多文人墨客的赞誉。
虽然喜欢玩,但是日常的学习也没有落下。张岱很小的时候就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酷爱读书。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张岱可能会皓首穷经,在私人藏书馆里消磨一生。又或者把大好的青春用来做两件事,第一件是游玩,第二件自然是考科举。
无论是他的祖父张汝霖还是他的老师黄贞父,亦或是同时代的江南文人,都不会怀疑张岱的天才身份。
然而,也许是兴趣爱好太广泛心太散,或者是因为性格的关系,写文章别具一格不适合科举,所以即便是天赋异禀,张岱最终还是“科举功名一场空”。说得直白点,就是没考上。
此时的张岱,和同时代的其他江南文人一样,也完全没有预感到,国家的危机近在眼前,好日子即将一去不复返了。
张岱第一次见到军队操演的场面是在崇祯四年,那一年他去山东鲁王府探望父亲,见到三千骑兵、七千步兵正在参加演练。对当时的张岱来说,只是觉得心醉神迷,很好玩,却不知道真正残酷的场面在不久之后就要登陆神州大地。
终于,在一阵骚乱之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和他领导的农民叛军攻进了北京,占领了紫禁城,崇祯皇帝自缢而死。同年夏天,清军在吴三桂的协助下,直捣北京,驱逐农民军,宣布改朝换代,建立大清。
随着崇祯皇帝宾天,清军控制紫禁城,明朝势力溃散,政局愈来愈瞬息万变。
同样是这一年,南京成为了抗清的中心,备受张岱推崇的文人戏曲家阮大铖崛起。但是各地藩王貌合神离,彼此较劲,匡复明朝的希望微乎其微。江南的文人们此时都知道,如果再不同心协力,南方的小朝廷恐怕也保不住了。
张岱的好友祁彪佳正是这群忧国忧民的抗清义士中的先锋。年轻时,张岱经常和祁彪佳一起游山玩水,谈论诗艺,此时两人又决定同心协力,共赴国难。
顺治二年五月二十日,督师扬州的史可法被俘,就地处决,扬州遭受屠城。六月八日,清军兵不血刃攻克南京,收服这个汉人给予众望的反清重镇。七月二十六日,清朝颁布剃发令,要求所有汉人依照满人的发式剃头蓄发,以示效忠,十日内不遵守即刻处决。
听到这些噩耗后,祁彪佳和妻子料理完个人事务,把家中的大片田产布施给佛寺,留下绝命书,在和友人小聚告别之后,投水自尽。
张岱的堂弟张燕客曾经是个比张岱更为恶劣、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但是,明朝灭亡后,他性情大改,重新设定了人生目标,决心参军为国家卖命。
顺治三年夏天,清军长驱直入,进入江南,鲁王带着大批臣民仓皇出逃。张燕客此时身负重伤,仍然坚守岗位,不肯撤退,最后死在了前线。临死前,他告诉仆人,死后将他投入钱塘江。他说,只恨自己不能马革裹尸,不过要是能用江中的鸟儿皮革裹尸,这一生也就知足了。
张岱过完了他在动荡之中的奔波生涯,接着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摆在他眼前:清朝统治江山已经成为定局,难以改变。
顺治三年,张岱隐居在山里的寺庙中已经好几个月了,此时陪伴在他身边的仅有一个儿子和一个仆人。他隐姓埋名,决心完成他的明史。过了一段时间,因为身份曝光,短暂的宁静被打破了,他被迫再度藏身。
齐佳彪是他好友中的榜样,同大明朝的江山一道陨落;甚至张燕客也值得尊敬,一个纨绔子弟,最后为了国家而亡。不管怎么个“死”法,对一个文人来说,也许“死”才是保住名节的最恰当方法。
张岱不愿意打扮成满人的模样,所以披着头发进入了深山老林隐居了。他时常想和他的朋友一样选择自杀,单最后他却想通了:他深知自己不能死,因为他的明史大业还没有完成。那一刻他明白,他今后后半辈子的任务,就是要重塑、撑起毁坏前的繁华世界。
顺治三年,四十九岁的张岱保守颠沛流离之苦,昔日点点滴滴的奢华回忆涌入脑海,他提笔写道:“繁华奢靡,过眼皆空”。
对张岱而言,记录自己的繁华过往,其实也就是记录了明朝。千百年后,当别人想起自己年轻时代所度过的奢华生活,人们也许就会想起明朝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所以,《陶庵梦忆》中的张岱也许既幸福、又充满悔恨:纨绔的生活是繁荣的象征,但是如今的局面难道不是往日挥金如土的报应吗?
顺治六年,张岱重返绍兴,此番还乡,早已人事全非。清朝新上任的官员威胁他要为自己曾经反清复明而付出代价,张岱是如何解决这些事情早已无法得知了。只知道在十月份,他在绍兴龙山后面租了一块地,这里曾经是他卜居、读书、赏灯、观雪的,有他全部美好的回忆。
接下来的生活,除了完成《陶庵梦忆》,最重要的事就是继续完成他的明史。
他把他的这部作品命名为《石匮书》。这部史书他早有写作的打算,原本只准备写道崇祯皇帝登基,但是现在国破家亡,境况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如果不知道明朝如何灭亡,就无法理解明朝,所以他决定加入篇幅解释崇祯皇帝自缢,叙述南京的福王和绍兴的鲁王政权。
大约是顺治十二年,也就是返回绍兴之后的第六年,张岱完成了《石匮书》。在《石匮书》中张岱得出结论:不能把乱世归咎于李自成那样的叛乱身上,而是每个人都应该分担亡国的责任。他说,像李自成和张献忠那样的毒蜂和毒蝎看似有致命的剧毒,但是苍蝇和蛆虫同样为祸人间。
说这句话时,张岱也许是痛苦的。因为蚕食国家的不仅是是叛军,还有江南那些生活在奢侈之中,挥金如土、处于醉生梦死中的腐化之人。张岱明白,自己也被囊括其中,难辞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