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经24号了。
这个月忙碌的状态,每天都不太一样。
当然,提取同类项肯定有一样的内容,比如上班、开会、带娃、管娃、工作、打卡、分享……
有太多同类项的时候,就容易犯懒,因为生活的一部分里,好像没有要特地记录下来的内容,即便有,又被随手分享的朋友圈碎片化的替代了。
周五碰上之前一直给我们收废纸的老头儿,跟他约了,说周六把我那小黑屋里东西收拾一下,实在堆不下了,他答应了,下楼的时候还一直说谢谢来着。
以前聊过他家的故事,我眼里的他和老伴儿两个人,挺辛苦的。
等周六,我按时而至,前前后后等了半个小时,还不见人。看来我是高估了他们的记性,而且认识这么久也从没要过他们的电话。以往都是在楼道遇上,应声一般都合作愉快。
传达室的几位也推说没有他们的电话,然后告诉我他坚持缺斤少两……他们可以推荐其他人……
我一时不知道该信谁。
因为自己常常是迷糊的,以为自己看见的听到的,都是铁板上的钉,一定不会变化。
而且始终是迂腐式的忠诚,吃过亏么?吃过,肯定的。但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下次还是会被别人勾起我特别容易产生的信任后,再被别人狠狠消费一把。
想想小黑屋堆不下了,想想老俩口也许真不记得了,于是听从传达室的推荐,请他们联系相熟的,随时到了告诉我。
顶着大太阳跑了两趟,事情算完成了,钱没有几个,那位老师傅也是忙得汗流浃背……都不容易!
所以那天拒绝一个推销产品课后,又回头审视一下自己的无厘头的信任,为什么总对拒绝别人产生莫名的内疚感?
世上总是一群人靠消费另一群人的内疚、不好意思,而活着,不是吗?
这个不太靠谱的结论,就这样在脑子里住下了。
录东西确实花时间,室友倒是挺理解我,傍晚问妈妈最后分享完就应该结束了,今天还没分享,就是还没结束,但是她肚子已经饿了。
于是,她又消费了一次我的内疚,帮她在回来的路上捎上好吃的。
这样的事儿,干完才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