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师工作认真负责,善于总结反思,总是谦虚求教他人的意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班级管理水平 。
在期末考试后的一天,这位同事、这位老师又来跟我探讨和总结这学期的教学成果和反思,并征求了我的一些意见。根据自己的认识以及对她的了解,推荐了一些其他班级老师的管理经验,我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1.重视课间活动。
比如,可以经常性地课桌律动、眼保健操等,让孩子们在课间10分钟得到更好的休息和放松。6+1>7,我们应当把这个“1”的间歇性休息得到保证和落实。
2.开展“我来推荐一本书”。
引领和提倡孩子们在寒假开展热火朝天的课外阅读,可以将自己所阅读的心得、对书的介绍,以视频的形式发到群内,广泛交流。同时,展示自己的表达能力,也可以适当开展一些优秀颁奖之类。实际上,这是年轻老师更容易开展的活动,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师可能没有这样新鲜有趣的活动,但是我们鼓励与时俱进、可以学习嘛!
3.跑步跑操,锻炼身体。
运动有益于大脑的发育,坚持运动,坚持锻炼身体,是搞好学习的基础,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举措。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来落实,当然这会担一定的安全的风险。如果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老师还应当积极引领孩子运动。而作为学校管理层面,应当有厚实的后勤保障来让老师放心、主动大胆地开展这样的体育锻炼。如果产生了类似学生扭伤的纠纷,学校可以用及时有力的措施帮助老师化解。
4.鼓励学生课前朗读领诵。
这是我在其他班级看到的比较好的学习举措,具体来说,就是在每天早读、午读的时候,鼓励一部分学生主动大胆地来到讲台前,带领大家朗诵一些知识,复习一些知识。毫无疑问,这种学生领诵方式减少了孩子们的听觉疲劳、视觉疲劳,也锻炼一部分的孩子的胆量,增强了其自学的能力。同时,这一形式也鼓动更多的孩子主动展现自己,锻炼自己。
5.关注后进生,单亲家庭和离异家庭的孩子。
这些学生成绩较差,性格可能有些不太合群,学习兴趣不大,缺少关爱,如果我们稍微格外地关注一些、鼓励一下,或许他们就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就能有更多的向上向进学习的信念和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