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中将军长陈金城被我军俘虏后,有一次竟借喝醉酒高呼:“蒋介石万岁!王耀武万岁!”其反动气焰嚣张至极,在被俘的高级将官中堪称绝无仅有。
陈金城和王耀武同岁,都生于1903年,黄埔二期毕业,比王耀武还早一期。他是蒋介石的嫡系,王耀武的宠将。1948年4月27日,时任国民党整编第九十六军中将军长兼四十五师师长陈金城,在山东潍县被我军活捉。
潍县城地处胶济铁路腹心,东联青岛,西接济南,扼胶东、渤海、鲁中三大区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王耀武派他的得干将陈金城坐镇潍县城,并集中了整编第四十五师的4个团和6个保安团,还有土杂武装及“还乡团”等,共约4.7万余人。
最使山东人民对陈金城切齿痛恨的是,他在增修潍县城防工事时,为了扫清射界,强迫拆除民房3万间左右,使大批群众流落街头,生活无着,惨不忍睹。更为残忍的是,还把无辜老百姓集中在房子里,突然发炮轰击,打死100多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血案。
陈金城还主持“特种会报”会,策划了破坏潍县地下组织的罪恶勾当,逮捕并杀害了10余名地下党员,还把77名嫌疑犯也下令杀害。为此,潍北县委代表全县人民,给山东兵团第九纵队写了一封“控诉信”,要求部队“打进潍县城,活捉陈金城”,为被害群众报仇雪恨。
潍县有人口10万,城垣分为东、西两城,白浪河从城间穿过,河上5座大桥沟通,是一座有名的“双城”。其城防工事迭经日寇、伪军和国民党军的多年修筑,构成了以西城为核心、由3道防线组成的半永久性防御体系。
陈金城洋洋得意地吹嘘潍县城是“鲁中堡垒,固若金汤,坚不可摧!”
解放潍县的战斗共历时25天,山东兵团付出了伤亡7000余人的重大代价,终于活捉了陈金城。
尽管陈金城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但他被送到山东兵团联络部并转送到华东军区解放军官训练团后,还是受到了和其他被俘将军一样的优待。
陈金城开始一段时间表现得相当恐惧,怕追究和清算他的罪行,学习消极,行动上鬼鬼祟祟。他利用军官团内高级战俘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常常在私下大放厥词,如对原西北军的俘虏军官们说:“你们拥护冯玉祥,我拥护蒋介石!”
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有一次他借喝醉酒的机会,竟肆无忌惮地高呼:“蒋介石万岁!王耀武万岁!”他的这一反动行径,受到了解放军官团团长季方的严厉批评,也遭到了其他俘虏将官的反对。
自此以后,陈金城表面上有所收敛,变得沉默寡言,常常一人独处。
半年以后,王耀武被生俘,他提出要见陈金城。为此,华东军区特地将陈金城从解放军官团接到军区,让他们见了面。陈金城和王耀武两人促膝而谈,在场的还有7月间在兖州被俘的国民党整编第十二军中将军长霍守义,没有我方人员在旁监视。
第二天,华东局常委、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接见了王耀武、陈金城、霍守义3人,整整交谈了一天。
对于陈金城,舒同非常清楚他在军官团的表现,因而严肃地进行了批评。
舒同说:“你陈金城在潍县欠下了累累血债,激起了广大军民的公愤。可是听说你在军官团不仅不低头认罪,检査错误,反而强调客观,推诿责任,百般抵赖,抗拒别人对你的揭发批判。如果你再执迷不悟,不立即公开承认错误,恐怕人民是不会原谅你的。”
“恐怕人民是不会原谅你的”这句话,确实份量很重。
陈金城低头沉思了片刻,向舒同表示:“舒主任语重心长,陈某在潍县确实对人民犯了罪,欠了债,今后一定好好学习,彻底检讨,以期求得人民的宽恕。”
舒同说:“你的影响实在太大了,要求得到人民的宽恕光在军官团里检讨还不够,你应当写东西公开广播,并劝告国民党军官兵勿再烧杀抢掠,不再重犯你的错误。如能这样,你就是做了一点对人民有益的事。”
陈金城连连点头应诺。
批评归批评,在晚宴上舒同仍然和陈金城互相碰杯。不久后,陈金城写了一份对国民党军官兵的广播稿,在淮海战役开始前由解放区电台播出。
陈金城被生俘前,尽管三令五申不准部属收听我党电台广播,怕动摇军心,但他自己暗中却经常收听。1947年10月上旬,他所部二一一旅被我军全歼,少将旅长张忠中生死不明,陈金城难过得几天吃不下饭。
张忠中的妻子是他做媒介绍的,他多次对人表示对不起张忠中的妻子,天天收听广播,是为了弄清张忠中的下落。后来我方电台广播了张忠中的一封家信,陈金城才确信张还活着。于是,陈金城私下对人说:“共产党电台的广播,百分之一百的真实。”
陈金城现在敢于公开广播,这表明他决心跟党走。随后,陈金城通过学习不断进步,后来还担任了行政组长。
新中国成立后,陈金城被送到功德林改造,1960年11月18日第二批获特赦。由于他是安徽全椒人。全椒和南京相邻,出身于小商人家庭的陈金城青年时代跑到南京上学,就读于蚕桑学校。因此,他特赦后要求回南京工作,曾任江苏省文史馆馆员。
1983年1月6日,陈金城病逝,享年80岁。(来源:文史知识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