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片云》,一首多年前的经典老歌,每次听来都有一种温馨且美好感觉,一种淡然惬意的闲适,恰如东坡先生的“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我是一片云
天空是我家
朝迎旭日升
暮送夕阳下
我是一片云
自在又潇洒
身随魂梦飞
它来去无牵挂……
我是一片白云,漂泊在浩瀚的苍穹,我孤寂的身影,四处流浪,有谁能把我读懂。
小的时候,时常会坐在窗前望着天空的云彩发呆,一朵朵云彩从眼前闲闲地飘过,总是幻想着孙大圣手持金箍棒,脚踩祥云驾雾腾云而来……
天边的云朵五彩缤纷,红的似火,粉的像霞,形态各异,变幻莫测,不一样的云彩,有着不一般的变幻。
时而是一匹骏马,撒开四蹄,在天空中驰骋;时而是一只雄狮,傲慢威武,目光炯炯;时而是一只贪睡的小猫咪,眯着眼,享受着日光浴……
总之,看到云,便会想起儿时那些快乐的、无拘无束的悠闲时光,那些充满童趣的美好瞬间。
其实,能够远离红尘俗世的喧嚣,卧雪眠云,吟风弄月,静听花开花谢,淡看云卷云舒,这或许是很多人的渴望。
正如冰心说的,“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不是每个人都能坐行千里,但却可以坐看风云,只要你愿意抬头望天……
而每一次的抬头仰望,总能与最美的云相遇。
因为,天边的那一抹云彩,是藏着对自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这也正是历代文人墨客对“云”情有独钟的原因。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王维内心的洒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李白喷薄的豪情;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是陈与义难得的闲适;
两岸落花随风飘散,躺在江中的小船上,诗人却丝毫感受不到天空中云朵的动静。
诗人试问:“到底是云不动,还是“我”不动呢?”原来,是因为云与“我”都在向东行进啊!
这是春末夏初时节,诗人从京城开封出发到襄邑去,乘船惠济河东行。
诗人躺在船上看那满天云彩,一动不动,船行百里,竟没有觉察到云彩和乘船人都在向东。
这是诗人在船上看云的感受,动中见静,似静实动,不但很有情趣,还饱含着哲理。
南宋初期的诗人陈与义,是与黄庭坚、陈师道一起被称为“江西诗派”的诗人,他们崇尚诗圣杜甫。
但是在这三位诗人中,陈与义却又能够在其他二位的基础上,另拓境界,把诗写出了自己的风格。
黄庭坚与陈师道的诗皆生新瘦硬,而陈与义则将观念加以“改变”,使得诗句富有自然生动之韵味。
直到后期,诗风更是有了新的突破,别见雄浑沉郁,形成了自己的“简斋体”。
这首诗作于公元1117年(政和七年),作者任满经襄邑入京,诗人此行是任开德府教授期满,入京待选,因此志得意满,心情舒畅。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即景抒怀诗。
《襄邑道中》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宋•陈与义
赏析
这是南宋诗人陈与义所做的一首诗。
春末夏初时节,诗人从京城开封出发到襄邑去,乘船惠济河东行。
这天天气晴朗,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将满河春水照得红红的,连船帆也仿佛染上淡淡的红色了。
趁顺风,客船船帆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开头两句的意思是两岸原野落花缤纷,将船只都映红,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百里以外的地方。
照:映。 榆堤:栽满榆树的河堤。
首句在点化中有创新,崔护用桃花映衬少女,写的是静景,显得婀娜多姿;
陈与义用飞花映衬自己,写的是动景,显得风流飘逸。
次句虽无李白的豪迈气势,却也不乏潇洒风度。
两岸飞花,满堤榆树,一片轻帆,顺风百里,诗人这次远行,非常轻松畅快,心旷神怡。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躺卧在船上望着满天白云,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
卧:躺卧。 不知:不知道。 俱东:指一起向东。
此二句是此诗名句,主要是写云。这也是诗人在河南行舟襄邑道中的真实感受。
船顺水而下,趁着顺风,百里路程只走了半天,水速是惊人的。
榆堤两岸的景物,应似飞掠而过,此诗虽未写出,可由想象而得。
然而,诗人注意的却是船上看云的感受:躺在船上看那满天云彩,一动不动,船行百里,竟没有觉察到云彩和乘船人都在向东。
船上观景,看天上云彩是一种感受,看两岸花木又是另一番感受。
可是,同一个陈与义在另一种场合下看那天上的云,却又像跟着归去的诗人在一起行走。
而“俱东”则有干青云而直上九霄的气概,这样写云就和所要抒发的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达到“互藏其宅”的艺术效果。
诗人通过对乘船东行,河两岸上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等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这次远行,非常轻松畅快,心旷神怡。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