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小麦收获记》
问题:活动中是怎样贯彻我们成长教育中“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核心理念,幼儿的成长体现在哪里?
学习收获:
在活动中,由种植这个话题引发了孩子们的讨论,结合了看到了空地想到了种植,体现出了教师能够敏锐的带领孩子关注到身边的自然环境。通过向保育奶奶询问秋季适合种植的植物来了解秋天可以种什么,体现了关注到了社会,利用到了身边的社会资源。正如梁老师分享的一样:种植不是一次短暂的体验活动,而是一项激发幼儿学习与探究兴趣的长期活动。
这项活动是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的,从孩子们表征的对小麦苗长出来的期待和关心就能看出来,孩子们从播种过后,已经将观察小麦的成长当做了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悉心记录、呵护。随着小麦苗渐渐的长出来,孩子们又关注到了一个问题,有的小麦抽穗了,而有的小麦则没有,孩子们细心的发现这一变化说明“种小麦”这件事真真正正的被孩子放在了心上,也体现出来了幼儿的成长:通过细心观察发现了小麦的变化。在知道是因为地干了之后,孩子们自发的去给小麦浇水,关注小麦的变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内驱力来让孩子们种植小麦。
在浓厚的兴趣驱使下,孩子们又发现了小麦开花、经过讨论知道了如何爱护小麦,怎样种植才能让小麦健健康康的,激发了孩子的种植热情和劳动热情,这一活动让孩子们有了热爱劳动,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案例:《我是“盐”究生》
问题:面对一个类似于“盐”的事物,老师们如何梳理思路,拓展经验,借力各种资源,和孩子开展“深度学习”?
学习收获:
在付老师的案例当中,由一位小朋友简单的一句话,让老师发现了可以进行探究的点,那就是盐。付老师先是带着孩子们一起认识了解生活当中的盐,这一举动先是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面。随后又带领孩子们一起调查盐的作用,孩子们对于盐的用处这个话题有十分高涨的讨论兴趣,但是付老师却并不急于把这些一一都告诉孩子们,而是让孩子自己去调查,发挥了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在付老师采取的这两项措施中,借助了孩子们生活中的常识以及爸爸妈妈的帮助,调查出来了盐的作用。在后面的关于盐的“能不能多吃”的问题辩论赛中,付老师也很好的利用到了幼儿园的资源,请了保健医来给孩子们总结这一问题,不仅很好的缓解了正反两方激烈辩论的尴尬,同时具有一定的权威。紧接着付老师又组织了关于盐的小实验、盐的腌制品等活动,把一个由孩子引发的小的兴趣点不断的由浅入深的扩大为了一次探究生成活动,我在教学过程中要向付老师学习这种敏锐的探究精神。
案例:幼小衔接背景下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数学思维——以大班《奇妙的数字世界》主题为例
问题:根据你所带级部,谈谈如何结合小,中,大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与学习特点,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践行高实幼“心中有数”?
学习收获:
我目前所带的是小班阶段的幼儿,小班幼儿的发展与学习特点是初步感知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在幼儿园中可以怎样引导幼儿去感知呢?1.引导幼儿注意事物的形状特征,尝试用表示形状的词来描述事物,体会描述的生动形象性和趣味性。如:参观游览后,和幼儿一起谈论所看到的事物的形状,鼓励幼儿产生联想,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熊猫的身体圆圆的,全身好像是一个个的圆形组成的。和幼儿交谈或读书讲故事时,适当地运用一些有关形状的词汇来描述事物,如看图片时,和幼儿讨论主人翁家房子的形状,体会房子以及屋顶的形状。
2.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如:和幼儿一起寻找发现生活中用数字作标识的事物,如电话号码、时钟、日历和商品的价签等。引导幼儿了解和感受数用在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如天气预报中表示气温的数代表冷热状况;钟表上的数表明时间的早晚等。
鼓励幼儿尝试使用数的信息进行一些筒单的推理,如知道今天是星期五,能推断明天是星期六,爸爸妈妈休息。在和幼儿的交流,游戏中都可以把心中有数带入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