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一下,我们说“应该思维”分为两类:一种是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另一种是对自我的应该思维。
上节说的是第一种,本节内容是第二种——对自我的应该思维。应该思维是对自我的“暴政”,让我们在压迫中找不到自我。
自我烦恼的背后是“应该思维”
这里有个案例:
问:“我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不得不为此做一些自己也不那么愿意的事情,比如准备一个很重要的考试。可是我的身体好像不听使唤,经常拖延,我怎么才能让自己有持续的动力去做这件事呢?”
回:“你的问题,好像是你身体里有两个自我,一个是压迫的自我,一个是无奈的自我,前面的一个在逼着后面的一个做他不喜欢的事情。
无奈的自我,除了偶尔通过拖延表达一下不满和反抗,没别的发言权。现在你想让压迫的自我,来让无奈的自我彻底闭嘴。而“无奈的自我”是弱者,如果需要支持,就只能支持弱者。”
看了这段对话,是不是所有关于自我的烦恼背后,都有一个“应该自我”存在。
这个男生问题背后的“应该自我”是什么呢?就是“我应该全力以赴心无旁骛,哪怕这不是我愿意做的事情。”
当他发现,现实的自我和这个应该的自我有差距时,他就会想“这是不是我有问题”。
有个年轻人写信给海贤老师,他现在28岁,忽然醒悟了,觉得自己应该要努力了。
所以他现在每天睡6个小时,没有周六周日,努力学习一些东西。每次学习的时候都很开心,可是每当效率变低的时候,他就会觉得沮丧,觉得自己不如这样奋斗着猝死算了。
可是又有时候,他觉得自己这种放弃的心态真是太弱了,觉得人家创业的比他辛苦太多,自己奋斗的日子还长着呢。
该怎么理解这种心态呢?
可以看到,这种心态里,有一种自我强迫的存在,就来自“我应该要努力”的应该思维。
我们来想想,自然的努力是怎么样的。
我们看到身边那些真正努力的人,他们心里有一个想实现的目标,但其实他们并不那么关心自己努力不努力这件事。
他们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事情上,他们只想把事情做成。这时候,努力是一种自主自发的状态,是创造活动所产生的副产品。
可是,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应该要努力”的时候会怎么样呢?
他会想,“虽然我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可是既然那些成功的人都很努力,头悬梁锥刺股这件事我也会啊。”于是他开始遵照内心应该的规则行事。
他读书、听讲座、学习。可是他心里并没有特别想做成的事情。只想要努力这种状态本身,因为“努力总是对的”。
想一想,生活中有多少人在跟你灌输“应该如此”的信条呢?
电视上的偶像剧在告诉你,该怎么谈恋爱;
精明的商家在告诉你,该怎么给情侣送什么礼物;
结婚的时候要拍什么样的婚纱照;
有个水果贩子在一个平安夜发明了平安夜要吃苹果,于是,平安夜送苹果就变成了一种标配。
这些应该思维变成了对自己情感的限制,并最终取代了我们真实的情感表达。这就是自我应该思维的最大问题。
听到这儿,也许你已经明白了。“我应该如此”的应该思维,它的本质,是用社会规则、他人的期待或者文化习俗,代替了我们自发的行动。
应该思维完整的语句也许是:既然别人觉得那样做是对的,那我就应该那样做。既然别人期待我这样,那我就应该像别人期待的这样做。
也许你还会有点困惑:刚刚所有故事里的主人公,他们想努力、想改变,看起来也是自主自愿的,没有人强迫他们,这难道不是自发的行动吗?其实,这些行为都对自发的一种模仿。
比如我自己,自从讲要开始学习以后,买了大量的书放在书架上,每天各种听课,线上课也报了,可是听了以后听懂并践行了多少,大部分买来的书都没有拆封,如海贤老师所说,更像是先把“pose”摆出来,真正努力学到了多少知识,进步了多少,感觉也没那么多。
裹挟着成长,是在队伍里摆出成长的样子,还是有真正的成长进步呢?
从真正的努力,到追求努力的状态,到追求努力的感觉,努力逐渐变成了对努力的模仿。这就是应该思维胁迫下的自我和自然状态下的自我的区别。
所以,应该思维会妨碍我们真实的情感表达,让我们的行为偏离事情本身,变成一种模仿。
其实,应该思维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应该思维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情感和行为,更会影响我们的思维,造成思维上的非黑即白。
海贤老师曾经有这么一个来访者,她认为自己是个善良的人,这是她的理想的“应该自我”。
有一天,她经过学校门口,看到学校门口有一个乞丐。这个乞丐伸手向她要钱,她犹豫了一下,没有给。
本来这是一件小事,可是她就非常内疚,一直在想,“我是不是不够善良了”。她的内疚背后,就有“我应该善良”的应该思维,而跟这个应该思维紧密相连的,是“如果我不给乞丐钱,我就不善良了”这样的非黑即白的思维。
同样的结论有:
如果我失恋了,我就没人爱;
如果老板批评了我,我就没有能力;
如果他没帮我,他就是一个坏人。
很多我们的烦恼背后,都是应该思维所导致的非黑即白。
为什么应该思维会导致非黑即白呢?如果我们遵循的是我们的感觉,它常常是非常复杂的,也是自然流动的,有很多的灰色地带。
有时候我们会对路边的乞丐有善心,有时候我们会熟视无睹甚至有些厌弃,这都是我们真实的感受。
但是,如果我们依据“应该规则”来做判断,那就会不一样了。“应该的规则”只有符合不符合,遵守不遵守。
我要么是一个善良的人,要么不是一个善良的人。我要么努力,要么不努力。因为规则天生就是非黑即白的。
一旦我们用理想化的规则来限定我们自己,判定我们自己,思维就会变得僵固,就很难容忍自己感受中和规则不同的部分。同时会扭曲自己的情感,以让它符合“应该”的要求。
应该思维不仅妨碍了我们真实的情感表达,还固化了我们的思维。
现在,我们知道了应该思维的本质,以及应该思维带给我们的危害,那么我们为什么会陷入应该思维呢?为什么会越陷越深,甚至让这种“应该”变成我们理所当然的思维方式呢?
心理学家霍尼说:
人之所以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我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来妄图根据这个标准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
这个理想的自我通常都是完美的,聪明、美丽、优秀、毫无瑕疵。当我们用幻想的自我来对照现实的自我时,会觉得自己像个冒牌货。所以,我们会努力维持幻想中的形象,害怕别人看到幻想背后真实的自己。
这些理想的自我,并不是来自于我们真实的自我经验,而是由很多“我应该很努力”、“我应该谈恋爱”这类的规则堆起来的。
为了保护这个幻想中的理想自我,他们会变得非常死板,会排斥自己内心里跟这个“应该自我”不同的情绪和感受。
这样一来,他们就被这些“应该的规则”支配了,成为了“应该规则”下的提线木偶。
当我们按照外在世界的标准设定人生目标时,很容易就变成应该思维牢笼中的囚徒,不再能看见世界的灰度,也不再拥有思维的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