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纯粹知性一切综合原理的系统展示④
4、凡是发生的事情都有原因
这是根据因果性而来的一条先天综合判断。
发生,即“某物或某种以前还没有的状态形成了”。要理解一个发生的事情,首先意味着在这个发生的知觉之前有另外一个知觉;其次意味着里面有一个规则,这个规则使得相互继起的那些知觉的秩序成为必然的。
发生的事情——因果不可颠倒。
仅仅是表象,知觉印象——因果可颠倒。
发生——变化的形式——要先天考察,立法,依据因果律和时间图型。
发生的“事”——变化的内容——通过后天获得,如具体科学研究。
5、区分客观的相继和主观的相继
客观的相继是事物实际在时间中相继的过程,主观的相继是事物在我们的主观印象知觉中的流逝。
休谟的怀疑论认为任何的客观相继都是我们的主观的联想,我们想象中认为它是相继的,但没有客观的根据。
康德说:“客观的相继就在于现象之杂多的秩序,按照这个秩序,对一个(发生)某物的领会是根据一条规则而跟随在对另一个(先行的)某物的领会之后的。”正是这个秩序是我们的领会不仅是主观的,而且是客观的。而这条规则则是依靠范畴在其中起作用的。
范畴提供规则,使现象成为对象,由范畴和领会结合起来的现象的对象,称之为现象本身。
黑格尔批评说,这里面涉嫌循环论证。“只有当我把一个规则加到现象里面,我才能对加入了规则的现象说:在现象里面有一个次序,有一个规则。”似乎确实是循环论证。
6、经验就是知识
经验里面不仅仅有感觉,还有一系列先天的东西,如此才能形成经验。
客体中的次序从何而来,是由于我们按照一条规则把一个领会的东西跟随在另一个东西之后。
我使我的主观的(领会的)综合成为客观的,这件事总是在考虑到一条规则时发生的。
7、经验派的因果性只有或然性
经验派以及我们日常的观点这样认为:我们之所以把因果性运用到经验对象上,只是因为在经验中反复发现有一种先后关系,于是我们通过一种习惯性的联想制造出了一个原因概念,设定前面一个东西引起了后面这样一个东西。
但这样的因果关系就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从经验中通过归纳抽象出来的。它只有临时的、主观的有效性,没有普遍必然性,只有或然性。这种或然性可能很接近普遍性,但仍然只是一种或然性。
因果性不是归纳出来的,而是人先天就有的,是先行于经验的,因此具有真正的普遍有效性。“我们之所以能把它们作为清楚的概念从经验中抽出来,只是由于我们已将它们放到经验中去了,所以这些经验是通过那些概念才得到完成。”
8、客观性即普遍必然性
客观性即普遍必然性,这是康德的一个独特解释。在康德的语境中,一方面我们要注意避免想当然的用唯物主义的客观性代入其中,另一方面客观也与自在之物没有关系。我们之所以能把主观的东西看成客观的,就是因为我们主观的先天法则本身具有必然性,本身建立起来客观性。 我们的认识结构就是在因果性中来把握所有的表象的,所以对于任何认识对象来说,这个结构即是一个客观的结构。
9、知性使表象成为可能
“一切经验及其可能性都需要知性,而知性为它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使对象的表象变得清楚,而是使一个对象的表象一般说来成为可能。这件事的做成是由于知性把时间秩序加到了现象及其存有身上,因为它赋予每个作为结果的现象以时间中的一个就先行现象而言的先天规定了的位置,没有这个位置,该现象就不会与时间本身达成一致,而时间是先天地为自己的一切部分规定其位置的。”
“成为可能”就是赋予经验的表象以客观性。知性不是感性的继续和逻辑的深入,它只是使表象成为可能。没有知性连感性都不可能。感性一旦启动,知性已经在发挥作用。
10、充足理由律就是可能经验的根据。
莱布尼茨提出充足理由律,是用来解决“偶然真理”的问题。莱布尼茨认为有两种真理,一种是必然真理,一种是偶然真理。必然真理根据的是矛盾律,不可能有例外,也不可能选择;偶然真理根据的是充足理由律,这是可以有例外、可以选择的。
充足理由律认为,一个事情的发生,肯定有它的充足理由,但是这个充足理由我们有限的人类理性是无法彻底搞清楚的,只有上帝才能搞清楚。
我们通过“充足理由”的假设来把握偶然的、事实的真理,把偶然的东西归结到必然上面去。这个充足理由就在于理由的链条本身构成一种必然性,这就要求原因的原因无限上溯必须有一个前提,否则因果链条就不稳定了。莱布尼兹认为这个充足理由是上帝,对康德来说,这个第一因是人的先验统觉,主观能动性。
11、我们针对的是时间秩序,而不是时间过程。
时间秩序代表的是逻辑上的先后,时间过程代表时间上的先后。这里康德在澄清:因果关系虽然讲的是时间相继的原理,但这种原理不是经验性的,即不是一定要在时间的流逝中体现出来才有其必然性;相反,与经验性代表着偶然性不同,只有在逻辑关系中才具备普遍必然性,我们对因果性获得的是一种逻辑的理解,不过最终在经验中体现出来。这种逻辑的理解是说,哪怕在一瞬间,因果性也有一种先后关系,如同导数,它的一瞬间好像没有经过时间,但却有一种时间关系。
“时间中的相继性要在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不要局限于具体流逝的时间,经验中流逝的时间,而要理解为时间上的那样一种不可颠倒的、先验的、逻辑的时间。”
12、实体是因果关系的一种表现。
实体在先验意义上就是持存性;在经验意义上,是一种排斥作用,表现为因果性,由因果概念来检验。
从先验的意义上说因果概念是建立在实体概念之上的。因为所有的任何动作者,因果性后面的那个承担者,它都是一个持存者,都是一个不变的实体。
但是从经验的意义上来说,实体概念恰好要由因果概念来检验(因果关系——动作——力——实体)。
因果性不是从无到有,创造作为事件在现象中是不能允许的,因为单是它的可能性就已经会取消经验的统一性。
“一切变化都只是通过因果作用的连续动作才可能。”这是说变化从来不会突然发生,变化的背后一定有原因,在现象的世界,没有奇迹(仅仅把这一句话铭刻在心就能够使我们逃过多少骗局和陷阱!)。“太阳底下没有新事”就是说所有的东西都在经验中、在现象中能被我们认识,不在现象当中的东西是不可认识的;我们可以思维,但不要想得到什么知识。在经验中一切都是统一的,都处在因果关系中,不会凭空产生。
因果性——质的问题
实体问题——量的问题
康德哲学的一个特点:从后天的东西里发现它的先天条件,没有后者,前者不可能提供出来。
“但是后天的东西尽管要以先天的东西为条件,但它本身还是后天的,先天的还是先天的。所以康德是认识论上的二元论。在认识论上任何一个知识它都有双重的来源,一个是后天的来源,一个是先天的来源。先天的来源这个地方就是指的先天的直观形式。先天直观形式使得后天的进步必须在时间中进行,‘并通过时间的综合而被给予’。”
“时间的综合”即时间图型,知性发挥主动性的方式。时间图型代表着范畴,代表着知性对感性起作用。
13、连续律
时间已经连续的一次性被给予了。时间的连续性是一种先天结构。
我们用连续律建立了对象,这个对象的条件是时间的连续性。
连续律的感性的先天条件——时间,知性的先天条件——统觉的统一。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