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灵魂的证明
如果一个人天赋很好,又能在思维和身体上花很大力气时,这个人就可以锻炼出非常好的能力。然而,假如他还是在孤独中,那么他很难有幸福感。
虽然心理学家托克维尔说:当一个人投入的工作,投入地去爱时,幸福就会有降临,然而幸福感的主要源泉是关系,特别是人际关系。
用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论讲,一个人的生命主要有两个维度:自恋展开的维度和关系构建的维度。
能力,只是自恋的开始,而如果太缺乏关系这个维度,生命仍然会有苍凉感,甚至是致命的孤独感。
武老师曾对一位长辈评价:他这辈子精彩绝伦,但老了,心里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留下。
老师的意思是,这个人的一生,爽是爽了,可他的世界只有他自己,他的心中没有住着别人,在关系的这个维度上,他的人生是有些空白的。
实际上,无论是能力的形成,还是爱的获得,都需要不断破除自恋。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发起自恋,而最终又放下自恋的过程。
分享一段鲁米的诗:
如果你可以哪怕一次,
抛弃你自己,秘密中的秘密,
就会向你敞开,
隐藏在宇宙背后的未知的容颜
就会在你知觉之境中显现。
依恋的形成
所谓依恋,就是一个人的情感,能够向情感对象打开。依恋的类型,可以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紊乱型。
一般人都属于前三种的一种,表现比较稳定,但有人会在这三种中不断变化,这种就叫做紊乱型。
想要搞清楚安全型、回避型和矛盾型,可以设想这样一个情景:幼儿园的家长日,家长们特别是妈妈们,到了幼儿园教室门口去看孩子,这时你会看到,孩子们大致会有三种表现方式:
安全型:看到妈妈在门口,笑逐颜开,放下手里的东西,朝妈妈扑过去,然后紧紧抱住妈妈。
回避型:看到妈妈在门口,没什么反应,仍然玩手里的东西。
矛盾型:看到妈妈在门口显得有些矛盾,看了看妈妈想过去,但又有犹豫。
关于依恋类型的理论和研究非常多,感兴趣的用户可以在搜索查找资料,这是一个比较好理解的概念。接下来详细说一下,依恋是怎么发生的。
最简单的理解是: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永远都在寻找“你”。小孩、猫狗、鹦鹉等动物,都是天然地在寻找对情感对象的依恋。
如果说,我对你的渴望,得到了你的积极回应,那这份动力就在我和你之间建立了一份链接,我就会表达对你的依恋。
安全型依恋,是因为我对你的渴望,得到了一个比较一致的积极回应,而最终我确信这份表达是基本受欢迎的。
回避型依恋,是因为我对你的渴望,得到的是一贯冷漠的回应,而最终我阻挡住了我对你的渴望。
矛盾型依恋,是我不能从你那儿得到稳定风格的回应,你忽冷忽热,于是我的情感表达矛盾了起来。
自恋是依恋的对立面
依恋意味着我能够向你表达我的动力,弗洛伊德最初把这种把严重的自恋视为一种病,并认为自恋是力比多(libido),不能指向客体,而只能指向自体。
力比多是弗洛伊德自创的一个词,大致可以理解为动力。
在弗洛伊德看来,自恋就等于是你的动力,也就是能量,都憋在自己体内,你对外部世界失去了兴趣。
后来的精神分析学家们,不断发展自恋这个概念,到了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这里,自恋和全能感紧密联系在一起,他集中论述了全能自恋的概念。
这一点在前文专门讲过,意思是小婴儿一出生,就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神,他一动念,世界就应该按照他的欲念给予回应。
如果世界总是不给出回应,小婴儿就会生出自恋型暴怒,恨不得毁了整个世界,因为他有全能感,所以这个时候他是真的觉得,他一发出暴怒,世界就会被他毁掉。
他不能接受自己有这么坏,这时就会把这份毁灭世界的坏,投射向外部世界。这就变成他觉得外部世界有一个魔鬼,这个魔鬼让他觉得恐怖,所以他要打造一个铜墙铁壁,和这个魔鬼隔开,这样魔鬼就可以不攻击他了。
但这个铜墙铁壁打造出来后,也意味着,他将自己困在了里面,他的生命力被憋在了里面。
例如武老师的一位来访者,是经典的回避型人格,最初来做咨询时,可以说他几乎没有一个朋友。
他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几件小事接连遇到挫败,他就会有巨大的挫败感,同时他会觉得,好像整个外部世界成为铁板一块,在对他发出严厉而彻底的拒绝。
这时他还隐隐觉得,好像世界背后有一个狰狞的魔鬼在操纵着。所以说彻底的孤独,会带来彻底的黑暗。
科胡特:自体客体
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科胡特认为,咨询师对这样的来访者,妈妈对最初的婴儿,都需要扮演一个角色,叫做自体客体。
所谓自体客体,简单理解就是,你的确是客体,但在我这个自体之外,可我觉得,你好像是我自身的一部分,我可以像控制自己的手臂一样控制你。
科胡特把自体客体(Selfobject)定义为这样一些人或客体:被体验为自体的一部分,或以体提供一种功能,而被用于为自体服务的人或客体。
儿童的初步自体,是与自体客体合并在一起的,自体客体参与他的组织良好的体验,并且使他的需要被自体客体满足。自体客体仅仅意味着体验性的人,他不是一个客观的人或一个完整的客体。
简单来说,自体客体就是:我把另外一个独立的他人,当做我的一部分来使用,而并没有把他人体验为和我分离、与我不同的人。
这里的他人就是我的自体客体。更重要的理解是,我借着使用他人来扩展自体的需求。
自体客体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让自体能够伸展、表达自己的能量。
从这个意义来讲,母亲最初真的是非常伟大。对新生儿来说,母亲尤其需要“无我”。
她放下头脑层面的自我,由此可以和婴儿构建感觉和情感层面的链接,让婴儿感觉妈妈好像是她自身的一部分一样好使,婴儿的能量,因此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向妈妈去表达了。
前文内容中,常提到的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发明了“客体使用”这个术语,意思和自体客体有点儿像,理解起来更直观,意思是:妈妈以及其他抚养者允许儿童使用自己。
那接下来分享个有点心酸的故事,一位来访者,从不使用他们咨询室的纸巾,并且总是坐得非常端正,就好像她被困在一个无形的笼子里,她的手脚不能伸出笼子之外一丝一毫。
有一次,他们谈了一下咨询时间。她从外地来,得早上5:30起床,这太辛苦了,所以武老师建议他们的咨询时间不妨往后推半个小时。
可她不敢,生怕会耽误武老师的时间,也就是她丝毫不敢“使用”他,当一再确认不会给他带来麻烦后,她终于接受了他的提议,也第一次使用了咨询室的纸巾。
等回到家之后,她发现自己也能“使用”父母了。她对父母都极为客气,家里总是像坟墓一样了无生气。
后来有一天,她站在家里的客厅,突然一句话从心底里升起:“我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个世界。”
孩子,特别是婴儿,需要这份感觉,这样才能够把他的动力,指向客体,指向万物,指向世界。当然这不只是孩子需要这份感觉,成年人的世界也是一样的。
自体客体的延伸定义是,能够滋养自体的各种客体。依恋,最好是在孩子的时候形成,如果是一位成年人还没有学会依恋,那就会变得很麻烦。
因为人都是自恋的,而依恋意味着你要低头。低头是一个非常有隐喻性的举动,养过宠物的人都知道,猫、狗和鹦鹉等动物,过来向你表达依恋时,常常是把头低下来让你摸。
低头这个动作,在武老师看来,就像是放下高高的自恋,愿意表示处在比你低的位置上。
孩子容易处在全能自恋的幻觉中,但孩子同时还面临着一个事实:他的能力不足以自理,所以他的确需要依赖成年人的帮助。
这时如果孩子发现父母既是强大的,又是善意的,孩子就更愿意向这样的父母表示低头,同时又把情感等动力表达出去。
然而,成年人这一点会变得麻烦很多。成年人和孩子一样需要情感,但相对有充分的资本可以自恋,或至少去保持自己的骄傲。
我能照顾自己,为什么要向你表示低头?就算你再爱我,我还是想保持我的自恋和骄傲,而且我也有能力保持。
有一次,和一桌帅哥美女一起吃饭,就武老师长相普通,期间一位帅哥说:
你看我们条件都太好,这会带来一个问题,我们恋爱时比较轻率,这场恋爱谈的太困难,那我就换一个,但这么容易换来换去,我们一直都没有学会好好去爱。
这其实不是帅哥美女的权利,很多相貌普通的人一样有这份心理,就算不能比较容易得换恋爱对象,但我至少可以选择孤独封闭。
所以,最好在孩子时学会依恋,学会低头,学会去信任一个有力量同时又有善意的情感对象。
总结
1.依恋,就是一个人的情感能够向情感对象打开。依恋的类型可以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紊乱型。
2.依恋的发生是因为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永远都在寻找“你”。如果我对你的渴望得到了积极回应,那这份动力就在我和你之间建立了一份链接,我就会表达对你的依恋。
3.依恋的对立面是自恋,也就是你的生命力都憋在自己体内,对外部世界失去了兴趣。咨询师对这样的来访者,妈妈对最初的婴儿,都需要扮演自体客体的角色,让自体能够伸展、表达自己的能量。
4.妈妈以及其他抚养者要允许孩子使用自己。孩子,特别是婴幼儿,需要“我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个世界”的感觉,这样他才能够把他的动力指向客体,指向万物,指向世界,成年人也一样。
5.最好是在孩子时,学会依恋,学会低头,学会去信任一个有力量,同时善意的情感对象,希望在“我”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善意的“你”存在,这时“我”愿意向“你”低头。
思考
我发现自己是回避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时候向父母发出的动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回应,或者是母亲没在身边。我记得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需要去外出工作。
学会依恋这个课程,好像我一直都没有学会,虽然不是帅哥美女,只是普通人,不能轻易换恋爱对象,但选择的是孤独和封闭。
低头倒是有学会,但是那种被控制的,不是心甘情愿的,是迫不得已的低头。所以现在更习惯保持骄傲,哪怕是彻骨的孤独,彻底的黑暗。
在我的边界之外,有一个善意的你的存在,让我愿意打开自己的伤口,释放内心的黑暗,让阳光照进来,流着泪写出这段话,原来我是这么的渴望这些。
我可以使用这个世界。愿你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愿你有一个被爱照亮的生命。
谢谢您的欣赏,观点来自《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对于本文内容,你有其他观点吗?欢迎留言,和我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