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开始产生记忆的时刻,我的父亲早已外出务工。我总是在幻想他的模样,因为大家都说我长得像他。我也会记得邻居大人们恶毒的玩笑:你的父亲不要你了;你想不想你父亲;你知道你父亲长什么样子吗?各种纷言乱语充斥着我的世界观,让小小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外界对于一个孩子的恶意。
我从开始的幻想,到后面的失落,不断的失落。父亲过年也不回家,一年,两年……我渐渐失去了耐性,孩子的世界单纯直接,漫长地等待让我在心底对“父亲”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词语。
直到有一天,一个陌生人坐在家中门口。时至今日,我忘记了他那时的穿着,忘记了他那时的面容。唯独记得的:是他深沉地看着我,好像要把我看到他的心里去。
那时他坐在长凳上和家中长辈聊的正浓,我正从外面疯完回来,我们就这样相遇了。真是讽刺,我搞不懂他是谁,又为什么盯着我看。这时妈妈猛地拉住我说:“你又去哪耍去了,你爸爸回来也不喊人,快喊爸爸。”我蒙了,站在那里手足无措,然后做了一个至今都后悔不已的动作,我猛地逃开了,跑了很远很远……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想都没想,就跑了。大人在身后叱责我不懂礼貌:我却是思绪乱飞,脑袋卡壳。想念,怨恨,后悔等等各种情绪交织错乱,让我脑子装满了水似的逃走了。
渐渐地,我的记忆越来越完善,父亲在我的心里又有新的形象:不知为何,他会年年都回来了。加之家里安装了电话之后,每周都会打电话。还会写很厚很厚的信寄给我,并且信中强调“须回信”。
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写信是一个大大的难关。突如其来的关怀让我感觉自己像吃撑了肚子一样,难受的紧。他电话里会说,调不调皮?要听妈妈的话,要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信里会写很多很多我那时不太懂的大道理:时至今日,再翻开他的信,才会发现里面的拳拳父爱;在家时,会很认真地辅导我的功课,而他的急脾气和大声量让我越来越难以接受他。我做错事时,他会打我,这又让我决定,再也不和他吃饭时,坐一个方位,对着坐也不行。
小时候的我,就这样暗搓搓地反抗着,反抗着,然后等待着长大。渐渐地,长大了,工作了,结婚生子了,我也慢慢地理解了他许多。但因为儿时的种种不懂事,感情总是藏在心里多一些,不会像对母亲一样毫无遮掩地表现出来。
而今,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不像父亲,我避免去很远的地方上班,我围着孩子打转。我又像父亲,我很严厉,孩子怕我,而每次孩子又会主动地粘着我,这种又爱又怕不就是当初的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