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线上2022级笃行班二班四大组17小组第二封家书。
受督导老师邀请,我走进第39期志愿者的行列。怀着憧憬与期待,经过紧张忙碌的筹备,在5月15日终于迎来开班仪式,39期诚意班正式开始学习。
与班委老师沟通时,老师问我可以担任什么角色,我如实与老师交流。言谈中老师告诉我如今的空缺,可以要我自己选择。权衡利弊,我选择了目前的职务,目的是为了可以近距离与班委老师们沟通学习,来提升自己。根据自身情况我可能会遇到些问题。不去把它当作挑战和突破,而是坦然接纳,心纯粹无私欲,当成是一次精进学习的机会。遇到问题,用平心静气的状态,不迎不拒,“致中和”的事态会自然呈现。
第一周,大家在兴奋、激动、愉悦的氛围中开展新的学习。志愿者老师们都尽职尽责,各司其职,及时补位。遇到问题没有退缩,而是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与新学员之间沟通链接中,为后续工作开展打开事半功倍的效果之门。周六周日各小组展开总结讨论会议,学习一周下来,有哪些收获,存在哪些不足,大家畅所欲言,融入感强烈。让大家都融入进来,每一位学员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自己是被关注的,被看到的,所在的班集体是一个有爱有温度的集体,有着家一般的温暖。每个小组内两位老师配合的默契度之高,让家人们学习的积极性备受鼓舞。给大家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和谐的氛围,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
我看到最多的话语是:“哥、姐、弟、妹”欢迎回家,感恩您们的到来,让我们有了这次担当志愿者成长的机会,深深感受到担当是绝无后遗症的选择,越担当越成长,越付出越收获。言谈举止中透露着暖暖的爱意。
其中有一位家人因身体原因,不能长时间看手机,有过动心的念头,组长老师说:“姐,没事儿,只要您有机会走进咱们的大家庭,就是咱们的缘分,不要有什么顾虑,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我会全力以赴支持你,帮助你,学习路上你不会孤单,因为有我们一群人陪同你一路前行。”当这位老师与我沟通时提到这件事,我才了解到她在背后默默付出了多少,我被感动着,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着,脚下的路走得特别踏实、坚定。
就在刚刚,我写家书时,一位妹妹全身心投入,我隔空给她送去问候和抱抱。妹妹回复我说:“没事儿,姐,担当使我更强大了,这一点儿不是事儿。”能感受到妹妹认真的态度,以及逐渐强大的内心。
团队中像这样感动的瞬间还有太多太多,比如早早为家人们送去祝福和问候,与大家心与心的沟通与链接,付出真心,会有大家功课的收获与喜悦。真正是事上磨、境上练,通过一件件事情来打磨我们的心性,如果不是担当志愿者,是体会不到其中的喜怒哀乐。相信对我们每一位辛勤付出的家人们,成长之路上会是一笔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财富。
由于刚刚进入打基础阶段,难免会出现细节性疏忽,时刻考验着我们的细心、耐心。同时沟通技巧也是一项充满智慧的大学问,真可谓生活处处皆学问。
经过周六周日两天的忙碌,大家的志愿都“新鲜出炉”,看着家人们功课模板的志愿以及能量满满的功课,处处充满着感动与感恩,深切体会到咱们的致良知平台真是卧虎藏龙,人才济济。每篇功课都是一面镜子,如同煲汤,温火慢炖,大家的能量丝丝缕缕熏香般慢慢散发出来,不夹杂任何杂质侵染,沁入心脾,渗透进我的骨子里。在接受他人能量的同时甘愿发挥余力,无我利他,奉献自己。就这样慢慢的,慢慢的,“小我”的影子在逐渐缩小,我的心量打开。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格局提升了,“小我”就会被遗忘在角落里。偶尔它会乱扑腾几下,我会对它温柔以待,和光同尘。
通过与团队的磨合,让我感受到团队给我带来的力量,无论是作为志愿者所在的团队,还是作为一位普通学员所在的目前学习的团队,让我感受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力量。从诚意班到致知班再到新的笃行班,《教条示龙场诸生》《示弟立志说》,已经学习了几遍,每次都会挖掘到新的亮点,来启迪我提升心灵品质。在博仁老师导读,漫丽老师点评责善的引领下,加上我自己目前所在的笃行班学习,三管齐下,集中能量拧成一股绳,促进我的成长。
对志愿者老师们心怀敬畏、崇敬、感恩,对我所在的每一个团队,为我付出的每一位家人、老师,致以深深的敬意,期待每一个明天会更加美好,前行路上遇见最美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