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涂教授、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17班的梁娜茹。今天跟大家分享交流的是第二个问题:怎样逐渐消除学校中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隔离,促进自由交流、交往和合作?
《学校与社会 明日之学校》是杜威早期的一本教育著作,其中包括《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等六部著作,他100年前的教育思想,今天读来,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脱离生活的教育不具有真正的教育性。在“教育中的浪费”这一节中,他提到了一切浪费都是由于彼此的隔离引起的,那么我们如何去消除学校中各种有形的、无形的隔离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一、消除各学段之间的隔离;二、消除不同学科之间的隔离;三、消除学校与社会生活的隔离
首先,消除各学段之间的隔离
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年龄跨度大,生理和心理差异显著,不同学龄儿童的教育规律各有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各学段育人目标的整体性,树立整体连贯的学制意识,在学制间搞好过渡,实施全过程育人,全面育人和整体育人。比如说现在有的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小学语数英是主要课程,到了初中,语数英,史地生,物理化学等等增加了很多课程,有些学生从幼儿园到,或者从小学到初中,就表现得极不适应,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好幼小衔接、小升初衔接工作,在每个学段毕业前进行下一个学段环境的适应和教学内容的学习,升到高学段后,还要利用一两周的时间进行学法指导。此外,还要有师资的衔接,可以安排中学教师到小学里听课,小学教师到中学里听课等。
二、消除不同学科之间的隔离
杜威建议,要消除各学科之间的隔离,唯一的办法是每一个学科与生活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找到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交叉点,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跨学科、多主题、多层次的系列课程。比如,围绕如何用500元钱合理安排一家人周末的生活,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去分析数据,再结合道德与法治中《合理消费》这一课的思想,通过小组讨论,最后形成合理的设计方案。
三、消除学校与社会生活的隔离
杜威认为,“从儿童的观点来看,完全不能把校外获得的知识、经验,完整地、自由地带到校内利用,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又不能完整地应用在学校学习的东西。”这就是学校与生活的隔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生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进行教学设计。比如小学数学课程,让学生调查景区的门票和车票,结合全班的人数来设计租车和买票的方案。我们也要多进行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如研学旅行、劳动教育等,利用生活化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
杜威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需要汲取前人的智慧,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消除教育隔离,促进儿童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