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文水平很一般,写碎碎念相对自如,写微小说就卡了又卡,改了又改,总写不好。
晚餐时,我问女儿,看了我的文了吗,有什么建议?女儿说视角太多,有点断层,连接不好。老公马上说,对于视角问题,我看《百年孤独》有一段,过渡得非常自然,一点也不突兀。
老公说完就去找书,翻到那页,女儿拿过来看了一下。
“让我也看看,”我说道,“我肯定不能跟书作者比,只是欣赏学习。”
我们吃饭成了讨论会。
我三下五除二把饭扒完,就离开餐桌,拿着书在旁边书房坐下,阅读了。
点点猫咪也来凑热闹,非要趴在图书旁。
“好,我们一起看书。”
昨天微信读书30天挑战第二次成功。我可以作为会员继续随便看书,还有书币可以购买图书。暂时停止挑战一周,这不是说我停止阅读。读书是很好的,现在一天不阅读不舒服。只是针对挑战问题,就算我后面不是会员,我还有购买的书可以阅读。
我阅读的图书都比较通俗,适合自己是最好的,阅读就是让自己感同身受,心情愉悦,给自己一段安静的时间,沉浸在书里故事情节之中,就像白日梦一样。比如我看三毛的文字,我就好像跟她去周游,在沙漠、在海边,和她的喜怒哀乐一起。我又看李娟的《我的阿勒泰》,跟她坐那个破车,感受那个摇摇晃晃的路,一起晕车。阅读后,摸摸自己脑门,碰车窗,疼吗?
就这么有趣,生活就是给自己找乐。
到了这个年纪,酸甜苦辣太多,不想给自己加苦了,虽然我经常喝苦咖啡,忍不住还是加点糖,苦中有点甜,才感到生活的美好。
每天写800字以上的日更文也是烦恼的,但是我不想断,我怕一不写,我就不想写了。比如跳舞,我学习了5年,一停下来就再也不想去了。
有的作者可以语音录入,但我不擅长,总觉得说不出想写的,还是用手一点点录入吧,与思想同频。
最近上了月儿的课,得到很多新的知识点,她的课讲得太好了,干货满满。当然不是学习了就会,这是一个长期过程,还要靠自己的领悟能力及天赋。她真是一个好老师,相信大家听课都很专心又开心。
深入民间、善于观察,多看书、做记录,天天写文、加强练习。这是我听课后的体会。
我知道自己的弱点,语言表达能力差,描写不擅长,词汇量少,毫无想象力等等,太多了,数不清。我最近想做几方面练习,一练习人物描写,我打算把身边人物写个遍。以前担心同学朋友看到不好,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成品再加工,添加一点点的空间想象。二进行读书摘抄,多读多看,争取吸收一点进脑子。三留意周围事物,随时记录。四通过母亲和自己童年的回忆,写点回忆录,再不记下来就忘了。
这些可以做日更文,说不定练多了写文水平提高了,当然这对我并不是特别重要,开心写文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