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买买买”成了一种时尚风潮,线上的某宝某东,线下的各大商场超市,无不充斥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我们的家中被各种杂乱的物品充满着堆积着,已经忘记了生活本来的面目。
凌晨1:00失眠,睡不着,习惯性地打开淘宝,漫无目的的,下刷着各种商品。看上好看的,毫不犹豫地加过购物车,好像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于是我在黑暗里又购买了一大堆自己并不需要的物品。
春去秋来,美季的衣服都感觉不够穿,但是打开衣柜又有一大堆衣服,穿上吧,感觉已经过时了,用网络上的话来说就是配不上现在的自己。但是不穿吧,又显得浪费,还得再买新的。
画个美美的妆容,却发现怎么画也不漂亮,从来没有考虑过是自己技术不到位,只是一味的感觉是化妆品不到位。于是重新加购,化妆品越买越多,口红七八十只还在不断的入手。
以上的种种情况,相信不仅仅是我在生活中面临着的,而是我们大多数人在面临的困扰,在物质充裕而极度繁华的社会下,我们的内心却变得越来越空虚。物品带来的幸福感转瞬即逝,剩下的却是无限的焦躁和面对花呗的无力。无意间看了山下英子老师《断舍离》一书,好像醍醐灌顶打醒了自己。我们现在拥有的物品只有20%是真正需要的,而剩下的80%都是多出来的,部分这多出来的部分,对于我们生活来说不是一种幸福,而是一种负担。有多少人能在换季的时候清理衣柜,把不穿的衣服转赠给更需要它的人,把你的梳妆台清空,把不适合自己色号的口红,不适合自己的蓝绿色眼影,请出你的梳妆台。你突然发现桌面上空无一物,而内心也变得像湖面一样平静。这一刻突然发现你需要的并不是那么多,你需要的更多是内心的慰藉。
是屏幕前的你们,对待家中“鸡肋”的物品,是不是感觉舍不得扔,又用不到。那你再想想,面对物品谁才是主体?亲爱的,你才是物品的主体啊!你用它它才是有用的,你不用它对于它来说是多么的委屈。所以把它送给更需要它的人,让它发挥更大的价值。也希望我们在购买时三思,一思:我真的需要它吗?二思:家中有没有可以替换的?三思:不买它真的不可以吗?三思而后行,相信你会少买很多东西。
断舍离是一种物质上的减法,却是心灵上的加法,希望有更多的人和我一样加入断舍离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