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边读一边提醒自己,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美国,所以有些叙述与我们所熟悉的情况不同,不必纠结,甚至可以忽略。重要的是书中不时灼灼闪现的哲人智慧,对当下我们的教育有哪些启发,可以帮助解决哪些问题。
最有认同感的是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将理念论与实在论相融合”的哲学观。他的”过程”概念公式简约美丽,像一行诗句:Reality=Occasions+Prehensions。它强调了“境遇”是学习者“悟得”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学习资源。以前的一篇拙作《生活情境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影响》观点与之相仿,读来甚感亲切。
再次重温怀特海论述的教育节奏观,笑容漫上了脸。它将普通人的教育分为三个阶段,概括得准确而美妙:首先是浪漫阶段(14岁前),儿童的主要教育活动是接触广泛的主题内容,产生问题并获取新的经验; 第二个阶段是精确阶段(14-18岁),这个时期教育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学习专门化的、具体的学科知识;第三阶段是概括阶段(18-22岁),学生将知识原则运用于生活当中,主要强调成为有效的解决现实问题的个体。这样看来,我们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学生学习任务、方向和方式不就很清楚了吗?
在这章书里,几处提到了洛克和夸美纽斯对儿童天性和教育环境的关注,让我对“顺着天性去教育”的论证又收获了新的支持。
去年,我们五源河学校在省教育厅的帮助下和香港救世军田家炳学校结为姊妹校,该校是以基督教文化为特色的学校,我一直在思考宗教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如何表达更加准确。在本书“古典的传统”部分,作者在论述”宗教的实在论”时指出,宗教的意义在于“帮助心灵处于平衡和谐,获得自律与安宁”。我不禁拍手称快。
第二章附录一的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伦理学》,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我国提出的基础教育育人目标,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困惑。附录二洛克的《教育漫话》,条分理析地叙述了教育者如何有序地启动儿童的阅读、第一外语、第二外语,以及算术、地理、历史、物理等内容的学习,令人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事实是,先有了一些实践经历,然后带着问题和困惑去研读哲学大师的作品,的确会引发更多的思考,很多问题也会逐渐找到方向。真可谓“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