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26【主讲人】樊登老师 【主题】季氏篇——打造高效社交圈
一、【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樊登老师解曰】孔子说:“天下政治清明,制礼作乐以及出兵征伐的命令都由天子下达;天下政治昏乱,制礼作乐以及出兵征伐的命令都由诸侯下达。政令由诸侯下达,大概延续到十代就很少有不丧失的;政令由大夫下达,延续五代后就很少有不丧失的;大夫的家臣把持国家政权,延续到三代就很少有不丧失的。天下政治清明,国家的政权就不会掌握在大夫手中;天下政治清明,普通百姓就不会议论朝政了。”
大家还记得前段时间有个公司财务出假账,最终调查结果是一个总监只手遮天所为。所以说,如果公司尊重权威,那么董事会、CEO和总监们的沟通是顺畅的,上面的意思能够很快被领悟,且达成。
【思考】你们公司上层领导的意见是否统一?下属们能够领悟上层意见并很快达成吗?
【学习心得】:相当统一,因为目前我们只有一个领导。所以领导是我们的权威,大家能够很好的领悟他的意见,并认真执行。
我之前的公司领导本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意见是否可行,所以下发的任务全靠感觉和猜测去做,很大程度会出现偏差,最终导致实行不了,无疾而终。
所以说,管理是一门学问,真正好的团队,它的管理是一以贯之的,是既能保证下属们行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还有利于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二、【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樊登老师解曰】孔子说:“国家政权离开了鲁国公室已经五代了,政权落到大夫手中已经四代了,所以鲁桓公的三家子孙都衰微了。”
三、【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樊登老师解曰】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同逢迎谄媚的人交友,同表面柔顺而内心奸诈的人交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想要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身边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就可以观察到他的价值取向。好的朋友可以助你进步,糟糕的朋友只会阿谀奉承。真正的朋友,需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
推荐你读《他人的力量》。
【思考】:你的朋友是怎样的呢?快来聊聊吧~
【学习心得】:一个朋友要么有趣,要么有信息量,要么可以给你情感支撑,这就是益友,当然这三个条件平行交叠存在的。
我个人感觉,我的朋友有可以心直口快说出我的错误的,也有夸奖我非常优秀的,这样的好朋友有三个。
同时我很幸运的和老公是第四种关系,假如有件事做错了,我们相互之间不是简单的打击和奉承,让对方出现自我感知偏差,而是清晰的去认知对方的思维角度,然后分析利弊,真正解决问题。
四、【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樊登老师解曰】 孔子说:“有益的爱好有三种,有害的爱好有三种。以用礼乐调节自己为爱好,以称道人的好处为爱好,以有很多德才兼备的朋友为爱好,是有益的。以骄纵享乐为爱好,以安逸游乐为爱好,以宴饮无度为爱好,是有害的。”
假如你今天不高兴,可以给自己规定:今天找到三个别人的优点,列出来并且告诉别人。这个时候心情就会变得快乐了很多。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是发现不了别人的优点,而是不说,这就会让你失去了一次快乐的机会。
同时,夫子通过损者三乐来告诉大家,快乐要浅尝辄止,它是一种非常好的调剂,是一种放松,但是如果你把快乐当做追求感官刺激的满足,沉迷于此,反而快乐不起来了。
所以,凡事不要走极端,劳逸相结合才能感受到放松的快乐,没有劳何来逸,没有逸就会过劳死,对不对?注意分寸感,找到平衡点,这就是人生的乐趣。
【思考】:来吧,说说你今天发现的身边人的优点吧!
【学习心得】:老公——倾听、宠爱、守时;女儿——能控制情绪、实话实说、思维角度清奇;马姐姐——心善、认真、勤奋;秋叶——乐于助人、善于鼓励、给人温暖;班班——积极、包容、有担当。
哇,心情太美丽啦,小伙伴们,快都来试试啊~~~
五、【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
【樊登老师解曰】孔子说:“侍奉君子容易有三种过失:没有轮到他发言而发言,叫作急躁;到该说话时却不说话,叫作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叫作盲目。”
生活处处需要沟通,而沟通是需要技巧和艺术的,尤其是在职场上,优秀的沟通力可以让你事半功倍。认清状况,不急不躁,坦诚相待,勇于承担责任,这样会沟通的人,还怕被时代抛弃吗?
推荐你读《关键对话》《非暴力沟通》《掌控谈话》。
【思考】:你有过“躁”、“隐”、“瞽”的经历嘛?你又是如何改变的呢?
【学习心得】:“躁”、“隐”、“瞽”这三种我都有过。讲一个让我至今都心有余悸的“躁”的经历吧。
医疗上最最忌讳“躁”——记得我实习的时候,导师在和患者家属解释病情时,插嘴抢话说:“这么特殊的体征,主任上次看的时候怎么没有给排查啊?”
结果患者直接跑到隔壁主任诊室大吵大闹,非说是主任给耽误了病情。而事实是主任给患者做了检查的,只不过这次来陪同看病的家属不是上一次来的那位,没有把检查结果带来。就因为还没等我导师问完情况,我就妄自胡说,让主任还得分身处理不必要的客诉,当时愧疚极了。最后,我导师领着我去给主任真诚的道歉了,也取得了主任的谅解,但是这件事,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打那儿起,看病时我不会武断的说话,也不急于解释,而是先听患者讲述,再仔细了解前因后果,最后给出最适合他的治疗方案。
所以,为人处世需要规避“躁”、“隐”、“瞽”,做到沉稳、实事求是且有担当,确实不容易做到。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可复制的沟通力》的沟通视窗工具,来不断地改善说话方式,调整沟通思维角度,处成第四种人际关系,做出第三选择,达成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