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通韵”,是听千山提起的,当时好奇问了一句,才知道是诗韵改 革的成果。作为一个冒牌的诗词爱好者,还是搜来看了一下。我的看法如下:
1.我不反对诗韵改 革,历史上声韵变化、韵书修订是很正常的,《平水韵》也不是万年不许变的。中国这么大,方言这么多,以哪个音作为标准音,都会有人觉得不合,平水韵没能避免,通韵一样不能避免。
2.变可以,但要变得合理。通韵遭到一些诗友的抵 制,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的不合理、不完善。比如批评平水韵有的韵部过窄,但通韵中也没能避免这一缺陷,像反应最大的“儿”韵,已不仅是窄,而基本是个废韵了,连支持通韵的人对此都有不同意见,更遑论反 对者了。所以,想推广通韵,先把它完善了再说,而不是用“宪 法”“钦 定”之类的帽子强行推广。
3.关于入声。入声从北方语音中消失不管是始于唐,还是始于宋,总之它消失了,“入派三声”古已有之,这也是通韵取消入声韵部的理由之一。但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入声是消失了,而入声字的发音特点依然存在,例如“竹”“屋”“菊”,虽然是平声,但它们发音促迫、声音发闷,放在诗词中表现的情绪、韵律,和普通的平声字依然有着区别。
另外,原本要求用入声韵的词牌如何处理?是改平韵还是仄韵呢?似乎也没给出适当的办法。
4.关于前景,取决于官 方意志。只要官 方决定推广,不管有多少人反对都无济于事。类似的事例可以参照简化字。有次听讲座,韩嘉祥先生说其师吴玉如先生坚决反对简化字,收到用简化字写的信件,无论多么重要,一律不拆。没法统计有多少人曾以这种“不食周粟”的方式抵制过简化字,但简化字的的确确实施至今。与简化字相比,通韵受到的阻力会更小:毕竟人人都要写字,却不是人人必须写诗,尤其是古体诗。
尽管官 方会说“知古倡今,双轨并行”,但有很多做法可以把平水韵边缘化,比如举办必须依通韵的诗词比赛,未来在中小学中推行通韵,在发表、出版方面通韵优先等等,都会对平水韵形成无形的挤压。如果吟诗填词来自娱自乐,那当然无所谓,只是不知今时今日能吴玉如先生般清高自持、不求闻达者还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