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去一家公司面试的路上看到了三公子的一篇文章《终于有资格聊聊辞职这件小事》,感触颇深。
你知道,有的时候你的人生就需要一些经验人士来指点迷津。
她在辞职前准备了一年,第一是认真想清楚,是真的要走,不是一时冲动(从主业辞职专心做副业成为自由职业者),第二是确认自己内心的想法,而不是朋友、同事的想法;她做了这些事:
1. 资产布局,设想在极端恶劣的情况下,至少可以保证自己相对宽裕地生活2~3年,应对困境。
她是要辞掉工作,所以不得不做2~3年的把控;而我是跳槽,我的内心也盘算过这个安全期限,预期我至少保证未来六个月的资金支出。想来,这一点是大多数有投资经验的人都会有的安全边际计算。我还是挺保守的。
2. 弄清楚辞职后下一步的方向,是变更领域,还是进入学术,亦或是有其他打算,总之不能做一个无头苍蝇。
想清楚未来方向,不再是高中毕业选大学专业而听取家人、朋友、老师的选择,不是大学毕业时盲人摸象一样去选择一份工作试水,而是,你在你当前的认知下,加上你对的自己的了解,你更可能喜欢什么,绝对不喜欢什么,然后去了解你如果从事这份工作后的发展路径、前途,以及你需要具备什么技能。
2
上次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你对你未来职业规划是什么?"
我一时语噻,不知道如何作答,实际上我自己并没有想清楚,我到现在甚至还是可以为了不错的薪水继续做自己不喜欢的,然后陷入痛苦的循环。
可是那一句,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开心呢?
"准备好钱,让自己对未来有扎实的底气,准备好方向,让自己对未来有点小小的期盼。"
3
我现在正处于三公子所说的,想要离职的时光下的自己,一定是非常不可爱的,对环境中的同事而言,我浑身都是刺,对我生活中的朋友而言,我浑身都是气。
那是种什么感觉呢?是无数个在充满硝烟的会议后趁着喝水的间隙去楼道里来来回回地走,思考,推算,我的未来到底应该怎么走;是干了很多活却因为经验不足被坑被泼脏水时候的委屈迷茫;
不是环境的错,而是自身的错。你自身不适合这里,才是最好的解释。
"很抱歉,我没有成长为那个环境所需要的人,所以,我的离开是最好的方式。对同事而言,他们不会因为我呈现出来不一样的气场,让他们感到不舒适。对我而言,我也不用勉强自己说言不由衷的话,做不情愿的事。"
4
今天一位朋友说,做什么事都要用心,用心才能比别人做得好。
我竟觉得句听过了很多次的话在此时此刻才显得价值连城。
昨天群里有个很厉害的姑娘因为喜欢阳志平,三个月内成功从一个微信读他的文章的小迷妹变成了给他旗下的一家公司供稿。
"我专门建了一个文件夹把老阳一系列关于阅读的文章整理起来。
后来,我按照《致新读者》推荐的阅读顺序把老阳的几乎所有文章都复制下来做成了文档。
再后来,京东图书大促我对照着老阳列的书单搜索,只要看到有货就无脑买入。
再再后来,我跟自己说,我要珍惜这次重回学校读书的机会,等毕业了我要去XX公司工作。"
然后三个月后,她收到了阳志平XX公司的供稿邀请。
她还分享了一段她的关于梦想的历程:
"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周星驰)
2016年的元旦假期,我跟朋友在西澳旅行,入住当地原住民改造的民宿。房东是澳洲土著,他父亲是当地某个部落的酋长,为了保护原住民的文化,他现在一个人居住在西澳的旷野里。他有一位搭档,来自新西兰,放弃了自己稳定的工作,跟他一起致力于保护和传播当地的文化艺术。晚上,我们几人坐在南半球的广袤无垠的星空下聊天。
我朋友说:她很想申请澳洲或者新西兰为期一年的打工签证,但一直没有行动。
房东问:why not?
朋友解释道:因为她已经27、8岁了,在中国有稳定的工作。
房东又问:why not?
朋友又讲了一些理由,然后说她想去德国读书,她没有学过德语,家里人也不同意她这么大年纪还出国读书。
房东再问:why not?
我不知道我的朋友听到房东连续几次发问是什么样的感受。我坐在旁边听着,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因为我对于自己当时的生活状态也非常不满意,我内心也有许多自己向往去做,却始终没有付诸行动的梦想。
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实现自己的梦想,究竟是什么局限了我们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为什么当我们决定要做某件事,尤其是跟社会普遍认知产生冲突的事情时,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会一致的问:为什么?为什么要去读书,安稳的工作不好吗?为什么对另一半要求那么高,将就一下不行吗?为什么要去北京上海深圳,压力多大啊,在老家生活这么安逸多好……
终于有一天,在一个遥远的、陌生的国度里,一个第一次见面且很有可能终身只见此一面的外国人问了一句:为什么不呢?为什么不去留学呢,为什么不能一个人过一辈子呢,为什么不能去北京上海深圳追求更精彩的人生呢?
2016年,我学习各种课程,结合自身的经历和志趣,确定了自己未来的工作领域。
我重拾英语,考雅思,全程DIY申请香港的学校。这一次我不看学校排名,我没有为了提高录取率就广撒网,因为我很清楚自己未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所以我只考虑学校提供的专业课程是否是自己想要学习的。最终我如愿收到了心仪学校心仪专业的录取通知。
再说一下我的那位朋友,她是我的大学同学,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毕业,现在在一家大学出版社当编辑。2016年,她报名参加了德语培训班,并一直坚持学了一年德语,计划今年下半年参加德福考试,并着手申请德国的大学。她跟我说,她想要学习跟她本科硕士完全不同的专业,她爱好的专业。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5
我今天想说的不是梦想(鸡血一下逗你们玩),而是一个人做事的用心的态度。
一个人得有多大的意愿才会去做那么需要耐力的事?一个人得有多用心才会一步一步那么坚实地走着?
我也开始思考,我所谓的跳槽是不是准备充分,而不是为了逃避?我的未来的路是否真的想清楚了?我当前在扩展现金流上毫无进展,是否是因为我做的不用心?
扪心自问,自然是心虚。何况一个本身自卑的人,无论做了多少时间多少的准备,对他来说永远都是不够充分,好像以前读书的时候临考前,明明已经复习过很多次了,却仍不敢在最后几分钟松懈,任何时候都是缺乏信心。这一类人唯一的安全方案就是有Plan A/B/C/D…
我发现我这一次草率得只有一个Plan A。
我以前总是信奉一句话:边走边看,因时度势,在你没有把握没有方向的时候,一边看、做准备,一边做决定。当然现在也还是这个么处理方式,倒是和子君那句"未来就是水到渠成,一直往前走,碰到什么是什么"不谋而合。
只是在压力和迷茫之下,很难用心一点去思考,去做好Plan A/B/C/D,需要反思。
我是白乔,
专注于房产投资,室内设计的斜杠青年
梦想写本感动死人的小说
去过很多地方
实现过很多小目标
喜欢我就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