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14第16次课笔记
1.仪式感很重要,由于仪式走了下来,仪式是无形的规则,可能他的效果更好一些。进群约练每周二、三次的约练,并且写约练反思。
2.感觉咨询收不了尾,你认为比较好的结尾是什么呢?他有一小步了。咨询次数多一些会不会可以收尾呢?
2.沙盘、绘画和焦点问句结合,玩偶可以试试代表他,可以持续做下去,学生的咨询是辅导。抑郁症孩子服药加咨询效果好一些,可以持续走下去。刘老师咨询展示中赞美很少用语言的,发自内心的欣赏,惊喜,好奇,特别想知道的态度,焦点看重自我赞美,偶尔的直接赞美,咨询过程中对他的那种关注、专注、好奇,发自内心的真诚,很想知道的心,这都是赞美,不比较进行赞美。咨询讲课看书以自己认为重要的主,可以自己聊聊。
4.朋友角色可以有建议呀,可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情,咨询是专注的聊,没有建议,有很大的区别。孩子愿意听爸爸的话很难得,妈妈适时退出就好了,妈妈希望参与也行,关注正向和坚持规则并行,必须并行,成长过程中就是有痛苦。
5.先做能做的事情,做好当下,不以改变为目的,技术用不上,退回来再去建立关系,再去关注人,发自内心的关注人,链接特别重要,好奇他看重的,聊能聊的再说。
6.收费有一个仪式,比如元旦开始,效果会更好。高级班是训练感受对方感受的能力。
7.小步推演,孩子愿意改变时,家长步伐大了,孩子的感觉跟不上时,光说不做,很有可能是家长步伐太大了,需要特别警惕这个点,中间需要搭建梯子,他才能更好地去做,一不小心家长的步伐就迈大了,孩子就跟不上了,家长一定要警惕,注意这一点。他的目标比较大,或者没有去实施,刘老师会问,你这个实现的可能性是怎么样的?好奇的态度问,不是质疑的态度问,探讨实现的可能性怎么样的,和他聊,当下最可能实现的是什么?怎么是这个点呢?怎么可以更好的实现这一点呢?这样更落地,不是他说了就去做,细化,细化,搭梯子,步伐越小越好。先从能聊开始,从不上学到去上学有许多的路要走,慢慢地
8.先从能聊开始,然后有想上学的念头,怎么顺利的入学校呀?假如到学校了,怎么在学校能呆下去呀?学校里面可能会有哪些困难呀?有了困难怎么面对呀?怎么处理呀?
9.接着上次课讲的,孩子准备出门了,探讨怎么出门,和谁一起,跟同学一起,跟哪个同学一起?怎么和这个同学一起?这是个什么样子的同学呀?你们什么时候认识的呀?你会怎么样让他和你一起去呀?他和你一起可能会对你上学有哪些影响呢?带来什么不一样呢?你们可能怎么去呢?骑电功车,什么样的电动车呀?从你们家到学校大概多远呀?多长时间的路程呀?你们路上会聊天吗?一般聊什么呢?路上会有什么感受呢?到门口了,看到学校的大门会有什么感觉吗?学校门口可能会遇见谁吗?遇见之后可能会有什么反应呢?怎么能让自己顺利的进入学校呢?从校门口到你们教学楼远吗?有多远呢?有可能遇到哪个老师吗?到了班级门口呢?哦,那么早班主任就在呀!班主任男的女的呀?多大年龄呢?和他关系怎么样呢?同学怎么评价班主任呢?他看到你了会怎么说呢?你会怎么回应呢?你会怎么想呢?到座位上你会做什么呢?你会怎么样让自己更好的在学校里呆下去呢?
10.提前推演可以让他先考虑许多细节,越容易执行。EARS是第二次咨询时的变化,哪些不一样,怎么来的这些变化。目标资源一小步,焦点不仅仅这些,先偏离一会也没有关系,好奇,永远保持好奇。基本功需要持续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