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春节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加喜乐年华主题征文活动


儿时的记忆最难忘,儿时的欢乐最深刻。说起我儿时最难忘、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过春节了。

四十多年前,我们一家生活在豫南的一个小县城。父母是县一高的老师。我儿时的快乐时光都是在那里度过的。随着年纪的慢慢增长,我常常会想起那段生活。童年的我,无忧无虑,一年中最盼望的事情就是过年,因为过年能穿新衣、放鞭炮、吃好的、打灯笼、疯着玩……

每逢过年,家家户户的剁馅声、油锅声、鞭炮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那是一首欢乐的春节奏鸣曲,透出一股股浓浓的年味儿。

(一)迎新年

每年腊月二十三小年以后,家家户户都开启了过年模式:采买年货,包括吃的、穿的、用的;打扫卫生,特别是对房顶屋角的灰尘和蜘蛛网,一定要仔细清扫。经过一番打扫,屋里屋外一派新气象,人的心情也跟着好起来。

当然,个人卫生也是一定要打扫的。老辈人传下来的习俗是阴历二十七那天要去收拾头发。我常听母亲说:“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人们都不愿当傻瓜,所以腊月二十七那天理发的人特别多。从理发店出来,男女老少都精神了不少。理完发,年三十以前,大人们再带上孩子们去澡堂子洗个澡,准备过年。

俗话说“二十八,贴花花”。 进入腊月以后,集市上就会出现许多专门卖春联、福字和门神的摊点,生意特别好。选上一幅满意的春联,再配上福字或门神,人们脸上洋溢着节日的笑容。也有很多书法爱好者,喜欢自己书写春联。我的父亲是高中语文老师,所以我家的春联每年都是父亲来写,然后我们帮着贴。阴历二十八那天,家家户户贴对联、贴福字、贴门神,邻里之间互相串门欣赏,人们摇头晃脑地大声念着上联下联,然后夸赞一番,引来一片欢笑声,真是其乐融融。

(二)穿新衣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都不算富裕,大人孩子穿带补丁的衣服非常普遍。记得我七八岁时有一条军绿裤子,膝盖处的补丁开了一道线,我在补丁处装了些玩耍用的纸面包,觉得这个大口袋真不错,能装不少东西。母亲看到我膝盖处鼓鼓囊囊的,觉得太难看,她强行让我把裤子脱下来,把我大口袋给缝住了,我的纸面包只好物归原处-书包。那时的孩子们,一般在过年时才能穿上一身新衣服。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想办法给家里每个孩子做一身新衣服,男孩子一般一身军绿色或是蓝布衣裤;女孩子则是五颜六色的花布罩衣,大多会再配上一条灯芯绒的裤子。如果棉袄棉裤再是新的,那孩子们就更高兴了。

每年除夕晚上,等我们都睡下了,父亲、母亲和姐姐打扫完卫生,然后包好大年初一早上的饺子,再用果盘装上糖果,那是预备熟人来拜年时吃的,最后的一项工作就是我们兄妹三人做好的新衣服叠好放在各自枕边。姐姐是家中老大,那时都十几岁了,姐姐知道家里钱紧,往往就不让给她做新衣服了。大年初一清晨在鞭炮声中醒来,看到一身新衣服,孩子们别提多高兴了。我总是很快穿好新衣服,吃完饺子就和小伙伴们出去放鞭炮了。

大年初一,如果孩子们没有一身新衣服,都不愿意出门见人。有一年春节前母亲比较忙,小妹的过年新罩衣还没有完工,那年她大约四五岁的样子。一大早,妹妹的小伙伴们来喊她出去玩,因为没有新衣服穿,怎么喊她都憋在屋里不肯出来,拉都拉不出去。于是,母亲只好放下其他活计,先把妹妹的罩衣做出来让她穿上,她才兴高采烈地出去玩了。

一群孩子穿着新衣服在校园里追逐玩耍,看着就喜庆。有的家长如果在外地有亲戚或熟人,往往会在年前托他们从外地给家里的孩子买身新衣服。如果是从上海带回来的新颖样式的衣服,孩子穿上就感觉特别拽,穿着新衣服到处显摆,如果有人再夸上一句:这衣服真好看呐,是从上海买的吧!那他就更得意了,抑制不住脸上的笑容,同时也会招来其他小伙伴们羡慕嫉妒的眼光。

              (三)放鞭炮

俗话说:“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小时过年,我们男孩子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就是放炮。每年过年,父亲都会去集市上买回一些鞭炮,那是机器制作的小鞭炮,有红油纸包装的“500响”,也有“200响”的,小鞭炮个头一般大,排得整整齐齐的。父亲总是在年三十晚上给我和哥哥分炮,他小心地拆开一挂鞭炮,然后一人一对儿地给我俩均分。妹妹四五岁时,胆子大,像个假小子,看啥都新鲜,过年看到父亲给两个哥哥分炮,她也闹着要分一份。我和哥哥当然不愿意,父亲笑着说,你俩是哥哥,应该让着点儿妹妹。这样,妹妹就得意地分走一份鞭炮,我和哥哥觉得分到手的炮太少,我俩就把平时攒下的一些零花钱拿出来,到街上再去买一些“100响”和“200响”的浏阳电光鞭炮,那种鞭炮炸开时有一道电光,特别好看。除了鞭炮,我们还会买一些花炮,比如钻天猴,又名冲天炮;还有其他的一些花炮,那时的花炮虽然没有现在的好看,但也会释放出各种彩色的呲花。贵一些的花炮,有的5毛钱一个,有的1块以上,越好看的花炮越贵,有的燃放时需要绑在绳子上,点燃后花炮会迅速旋转,瞬间迸发出五颜六色的图案,特别好看。

孩子们燃放鞭炮一般从阴历小年那天就开始了,年三十晚和大年初一早上更是放炮的高潮。单个地炮、鞭炮、二踢脚、大雷子、窜天猴……各种炮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喜庆的过年气氛。

男孩子们穿着新衣服,衣服兜里装着鞭炮,一手拿着一根燃着的香或者是纳鞋底的厚实毛线,成群结队在校园里一路走一路放,好不快活。男孩子们放炮时往往喜欢比谁的胆子大,轮流过关,用手捏住炮的尾部燃放,不少人害怕别人说自己胆小,就硬撑着放,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炮的尾部纸边,点燃引信后,就扭头不看,然后挤着眼,等炮响了,觉得两根手指尖有一股麻酥酥的感觉传来,再一看,大拇指和食指的指甲上会留下一些黑色的印记,闻一下,是一股燃放后的火药味道。

除夕晚上放花炮是一个隆重的节目。一般是8点多钟,各家都吃完了饺子。那时,家家户户住的都是平房,谁家要放花炮,往往就会站在院子里大喊几声,左邻右舍都会跑出来观看,每当一个花炮燃放完毕,大家就会一起鼓掌欢呼。

(四)吃美食

每年临近春节,各家各户都忙着采买各种食材,大家都忙碌了一年,平时十分节俭,春节时才会把平时想吃而吃不到的美食做出来打打牙祭。

“年三十,包扁食。”饺子自然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种美食。那时的饺子一般都是白萝卜大肉馅的。临近过年,到处都飘散着“炸萝卜”的味道,说是“炸”,其实就是煮,把切成片的萝卜放在锅中加水煮浓,然后用干净的白布把其中的水分挤出来剁碎,然后把剁碎的大肉、葱各种佐料和油混在一起,搅拌均匀,饺子馅就算是盘好了。除夕晚上和大年初一早上都是要吃饺子的,按照传统习俗,这两顿饺子特别隆重,需要各包上一个硬币,看看谁吃到带硬币的饺子,这一年谁就有福气。

那时妹妹才四五岁,有一年奶奶也来到我们家过年。除夕晚上吃饺子,妹妹先把盛到自己碗里的饺子扒拉了一遍,发现没有一个饺子里有硬币,就气得不吃了。奶奶过去吃她扒拉过的饺子,一口咬到一枚硬币,原来是妹妹扒拉得不仔细,有硬币的饺子本来就在她的碗里,她一看到奶奶吃住了,一下子就不干了,大声哭闹起来。奶奶见状,忙去哄她,然后又专门包了一个带花边的饺子,里面放上一枚硬币,混在一碗饺子中端给妹妹,妹妹不一会儿就吃到这个饺子,立刻开心地笑了,大叫“我吃到钱了,我吃到钱了!”把全家都人都逗笑了。

过年时,各种油炸食品是必不可少的。我记得母亲爱炸的美食有小酥肉、肉丸子、豆腐丸、藕丸子、红薯丸、鱼块等等,还有馓子,这是一种油炸的面食品,上面再撒上一些芝麻,吃起来酥脆焦香。现在每逢过年,我的眼前还常常浮现出那个画面:我们在外面放炮玩耍,玩饿了就回到家,远远地就能闻到家里飘出来的香味,一进门看到父亲、母亲、姐姐正在忙碌,油锅里发出滋滋啦啦的声音,旁边的一只大搪瓷盆子里已经盛满炸好的各种美食,我就会跑过去大快朵颐一番,然后继续出去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

童年的趣事总是难以忘怀。有一年过年,父亲一个学生来看望父亲,带来一条大鱼,鱼是在大水库里捕的,全家人都没见过那么大的鱼,妹妹兴奋地跑过去和鱼比个头,那条大鱼竟然和她差不多一样高。最后那条大鱼被母亲分割开来,炸了一大盆的鱼块,过完十五还没吃完呢。

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一些卤味食品。母亲跟当地人学会卤制各种美食。她有一个专门的陶制卤罐,里面有用各种大料配制好的卤汁。卤制食品时,就把食物放进卤罐,小火慢炖,不一会儿,卤罐里就会飘满诱人的卤味。过年卤制最多的还是大肉和肥肠等,卤好后,切一盘进行凉拌或者炒菜,别有一番风味。

过年也少不了各种蒸食。比如蒸的枣山,是用白面和红枣做的,把发好的白面,捏成各种花鸟鱼虫的模样,组合在一起,再点缀上红红的枣儿,蒸出来就像是一个艺术品,让人不忍去吃。另外,还有红薯豆包等等。过年时的美食真是吃不尽。

(五)打灯笼

俗话说:“不过十五都是年”。正月十五前后,家家户户都有在门头挂灯笼的习惯,也有让孩子们打灯笼的习俗。门头挂上灯笼,显得喜庆。灯笼有各种材质的,有心灵手巧父母,自己动手糊灯笼,上面画上一些图画;还有的家长每年早早就让熟人从外地城市捎回几只机器制作的五颜六色的折叠纸灯笼,这样的灯笼,能够赢来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谁打着这样一只灯笼,自己就觉得很威风。

每年十五前后的夜晚,校园大院里的孩子们总是相约一起,每人提着一只灯笼,排着队,说说笑笑,浩浩荡荡在校园里来回巡视,嘴里还大声喊着:“打灯笼咯!”校园里留下孩子们欢乐的笑声,成为春节期间一道风景线。

(六)大拜年

那时,县城有大年初一互相拜年的习俗。每年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瓜子、糖、香烟等食品,装在盘子里,大年初一一大早一定要早起,因为有的熟人天刚蒙蒙亮就会来拜年。如果拜年的熟人看到人家还关着门,说明人家还没起床,拜年的人就会大喊一声:“XXX,给您拜年啦!”,然后就去下一家。一听到人家都来拜年了,没起床的就会赶紧起床,吃完饺子后也会加入拜年的大军。

拜年时,常常是三五好友约在一起,每到一家,或坐或站,说上几句喜庆的话,互相唠唠一年的生活状况。如果平时见面不多,就要坐下多聊一会儿。我觉得这种拜年的习俗很有人情味儿,能够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让人们互相有个沟通的机会,大家在一起说说一年来的趣事和生活的变化,互致祝福和问候,憧憬一下美好的未来,这样挺好的。现在由于通讯的便捷和普及,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微信拜年成为时尚。拜年这种习俗慢慢就淡出了,着实有些可惜。

儿时的春节,浓浓的年味,无忧无虑地玩耍,吃不完的美食,那一年一度的欢乐让我至今难忘,时常思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386评论 6 47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93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851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953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971评论 5 36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784评论 1 28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126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6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14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744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858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79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8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05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78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24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90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春节又到了,最近老感觉年味儿越来越淡,越来越怀念小时候的春节。 更早的记忆没有,只记得十来岁的时候。那时候到了腊月...
    杨小芹阅读 153评论 0 2
  • 又是一年春节到,到处都弥漫着一股新年的味道,这种味道牵引着我,回到了遥远的童年,让我想起儿时过春节时的情景。 记得...
    70后退伍兵阅读 165评论 0 1
  • 作者诚然 进入腊月,东北迎来了数九寒冬,朔风凛冽、冰天雪地,有时偶尔能看到几只喜鹊在树上吱吱喳喳,它们好像是在催促...
    诚然小溪潺潺阅读 582评论 3 31
  • 我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那个物质生活不富裕的年代,每个孩子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了,那时候总觉得一年365天太漫长了,...
    雪亦芳菲_8968阅读 844评论 6 23
  • 今天已经阴历初四,四十多岁的我却没有感受到春节的隆重与快乐,热闹的春节好像离我渐行渐远。晚上躺在床上,我才依稀记得...
    亦姝儿阅读 286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