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五没有教研活动,我们科学组积极响应刘姝老师的安排,组内阅读新课标“教学评价”部分,在阅读到评价原则第二条“以评价改进和优化教学”那一段“寻找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的原因,从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教学实施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与分析,根据评价结果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这句话时,曹阳老师说了一句:“有时候我们的课上不完,就要回过来反省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
这句话,一语点醒梦中人,我炸一想起在上《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这个课时,我主要分为两个活动:用小棒来测量桌子的长、宽和科学书的长;用小立方块来测量桌子的长、宽和科学书的长。计划两个课时完成,结果很多班两节课并没有完成,现在想想教学目标是能使用多种标准物完成测量任务;能运用数字描述测量结果;知道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而我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测量前要预测”,每一次测量前都请小朋友来预测,而且在活动手册的表格里画一根斜线“/”,先预测,把预测的数据填在斜线前,然后进行实验,把实验数据填在斜线后面。
为什么要让他们预测呢,是因为前一课第二课《用手来测量》他们初次遇见“预测”,后面一课《用相同物体来测量》又提到了“预测”,我想着紧跟第二课养成预测习惯,第四课就可以自然而然测量前要预测。这节课在两节课时还没完成,回归教学目标,我的想法太画蛇添足了,所以要改进教学方法、教学实施。在下午上课,先总结测量方法,小组活动直接测量,然后测量一次得出数据总结一次比如“用小棒测量桌子的长度,多数小组测量结果都是5+,有点小组因为测量方法、读数错误等其他原因测量结果不是5+,我们发现用小棒测量比我们用手测量得到的数据更一致”。
所以通过这次反思总结出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时,回归教学目标,改进教学设计,即从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教学实施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与分析,根据评价结果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