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鲁襄公十年(前563)“柤之会”与灭偪阳
首先从楚、郑的角度来看,尽管双方始终同床异梦,但都一致认为战场继续留在郑国境内显然非常不利,因为这里距离北方各路诸侯路途适中,便于集结兵力,更有温、原之田、虎牢之要塞可以就近支援。所以如果想拖垮诸侯,必须主动攻击其战略上的弱点——宋国,将战火东引,此为之前扶持宋国失势“桓族”与执政“戴族”相竞争之“彭城之役”战略的翻版。
如图,楚国北上陈、蔡、郑、宋等国有一个后勤上的地理优势,也即可以溯淮河诸多西北、东南走向的支流而上进入当时中原大多数国家的腹地。只要攻取了一定据点,就可以这种方式不断补给。所以楚国进一步控制宋国的成本不高,而对于晋国来讲则正好相反。
对此晋、宋等诸侯自然了然于心,为了避免重蹈十年前(前573)“彭城之役”的覆辙,诸侯按照“敌之要点,我之所求”的策略,决定主动采用两个手段破除楚国沿淮而下,再溯泗水而上威胁宋、鲁、邾的战略。
第一个战略就是与楚国东南方向的吴国联合起来,由吴人的水师从海路入淮,以控制淮河下游的水路,则楚人根本无法和平进入濉、泗、沂这些淮河支流。
第二个战略就是取得泗水中游的要塞,阻滞楚国进入这个区域,发挥与“城虎牢”相似的作用:
如图,泗水、沂水和濉水大致在今天江苏宿迁、睢宁之间骆马湖附近交汇,这里的位置得天独厚,如果在这里控制一座要塞作为防守基地,则能够扼止楚人以舟师溯流而上进入宋、邾、鲁、莒等国腹地,也可以掌握从东南方向通过水路与吴建立联系的管道。
为了实现第一个战略,这一年(前563)晋国率领诸侯先会于钟离,又会吴王寿梦于柤:
……十年春,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会吴于柤……(春秋.襄公十年)
根据《传》文,“会于柤”的具体时间在夏四月戊午,也即四月下旬,其核心议程就是“会吴子寿梦也”。此时距离晋景公派屈巫臣使吴已经过去大约二十年,吴国对楚国的军事骚扰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大多围绕长江下游。“柤之会”应制定了吴国北上淮、泗交汇之地的基本战略,并将这一区域的所有权交给吴国,以彻底切断楚国通过淮河及其诸支流入侵中原的通道。
不过由于楚、郑出兵东略已然箭在弦上,而吴国北上控制淮河流域还需时日,为了贯彻第二条战略,诸侯之师进一步攻克了位于前述濉、泗交汇之处的妘姓小国偪阳。按照晋元帅荀罃所说,偪阳“城小而固”,所以攻取有一定难度;不过优点在于将其占领则省去构筑一座新要塞的成本,且可以就地利用其积蓄的财富、人口支援战争。因此可以推断偪阳的地望也当在濉、泗、沂三水交界要地(比地图中所示位置应该更为靠南)。经过诸侯之师的不懈努力,终于六月甲午将其攻克,前后耗时接近一个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