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自上一年(前573)十一月底起诸侯联军持续在外作战已经半年,所以楚、郑瞅准诸侯师老兵疲而退兵之机,于秋天再次主动攻击宋国,
……秋,楚子辛救郑,侵宋吕、留。郑子然侵宋,取犬丘……(左传.襄公元年)
不过诸侯对于这种无穷无尽的反复争夺显然感到疲倦,同时周简王这时候去世,诸侯忙于恢复生产以及安排丧事而没有再发起反击。
仲孙蔑在从成公十八年至襄公元年夏季的一连串行动中,自“虚朾之会”、“彭城之役”再到“鄫之师”以及伐陈、焦、夷无役不与,期间还穿插回国参与了鲁成公的葬礼,可谓精力充沛,抢足了镜头。季孙行父则坐镇后方,为之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援。尽管《经》、《传》没有专门记载,但是叔孙、臧孙等人应该也以辅助身份分担了季、孟的部分工作,但没有获得任何主导权和独立行动的机会。
鲁襄公二年(前571)晋、楚双方重返郑国战场
楚、郑显然不甘心争霸的主战场重返郑国,所以在襄公二年一开始就主动再次攻击宋国。此激怒诸侯联军,于是晋、宋、卫不顾郑国有丧而出兵还以颜色:
……六月庚辰,郑伯睔卒……晋师、宋师、卫宁殖侵郑……(左传.襄公二年)
郑国的农业生产再度遭到破坏,楚国却没能施以援手,其执政大夫公子騑感到继续对抗难以为继而一度希望倒向晋国,此遭到重病弥留之中的郑成公拒绝。
鲁国则没有出兵参与此次伐郑,并非因为当年五月成公遗孀齐姜去世,而是根据上一年东、西两路诸侯的分工而暂时轮休。不过此役之后的七月大司马仲孙蔑则带领少数随从参与了“戚之会”,以确定最终制服郑国的军事策略,并提出了“城虎牢”作为要塞以不断袭扰郑国、破坏其经济的策略。此计谋得到主持会议的晋中军佐荀罃的赞赏:
……会于戚,谋郑故也。孟献子曰:“请城虎牢以偪郑。”知武子曰:“善……吾子之请,诸侯之福也,岂唯寡君赖之。”……(左传.襄公二年)
于是当年冬天晋亚卿荀罃再次汇合诸侯出兵在虎牢筑城并戍守,此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就近可以威胁郑国的要塞,且能够得到诸侯人力和物资的支援。
如图:红圈内为虎牢,也即郑庄公早年武姜曾经希望封給大叔段的“岩邑”,原先为虢国控制,后西周末年为郑所有,此时被诸侯联军攻克。虎牢扼守出入洛阳盆地东面的入口,背靠晋国的“南阳之田”温、原等重镇。蓝圈为楚方城之内的申、吕等地,距离郑相比来说较远。诸侯自虎牢发兵则旦夕至于郑,郑执政之“穆族”感到继续对抗的前景渺茫,被迫向晋臣服。
此期间楚内部发生矛盾,令尹子重和大司马子辛处死了与之争夺权力的右司马公子申,因而未能救郑,坐视其倒向晋国。此为令尹子重最后一次通过攻杀其他大夫集中手中的权力,不过也严重削弱了双方共同所属的楚“穆族”,为后来“庄族”崛起、取而代之埋下了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