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提到了决策的五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要确定这个问题的性质。如果是经常性的,那就要通过一项建立的规则或原则,决策才能解决。就像达利欧的《原则》中和查理芒格提到的要建立一种模型。这种模型可以适用于多个决策,可以成为一种方法论。
第二。要确实找出问题是必须满足的界限,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我的理解就是在决策的时候。要清晰自己的目的是什么,自己要达到什么目标。不能做既定计划之外的事情,同时也不能逾越自己的能力和职责范围。
第三是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满足哪些条件,然后再考虑必要的妥协、适应及让步事项,以期该决策能够接受。我认为就是在找出边界的同时,还要找到交集,看决策能否让多方受益,能否让自己在非此则彼的决策中找到一种多赢的结果。
比如,当你决策是财务要实现财务自由,还是要实现时间自由的时候,是否考虑还有第三种方案就是在实现财务自由的同时实现时间自由。
第四。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策略,让决策变成可被执行的行动。其实就是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提出一个方案很简单,但是要去推进和执行,需要经过很多步骤。另外,还要看我们的方案是不是能够落地,这都是决策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五是在执行过程中要重视反馈,以便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我认为反馈是对决策的一种调整和纠偏的过程,也是下一个有效决策的开始——反馈更像是一种复盘。在我们整个决策中。如果有一个全面的复盘,非常有利于我们未来决策的规划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