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没有多久,晚上一直很闹,姐姐推荐了这本《婴幼儿睡眠的秘密》,新了解“接觉”的概率,也对按需喂养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文章从正常宝宝睡眠的情况的判断,影响宝宝睡眠的因素,改善宝宝睡眠的方法,如何巩固和保持宝宝睡眠,从睡眠看养育之道五个方面讲述了睡眠问题。
首先,睡渣的真正原因是“缺乏睡前的自我平静和放松”,常见的睡眠问题有:1,夜醒频繁。2,白天小睡时间短,少于2个睡眠周期1.5小时小睡(一个睡觉周期30-45分钟)。3,入睡困难(哄睡超过20分钟)。4,睡眠不规律(入睡,起床,小睡变化区间超过1小时)。5,早醒(起床和第一次小睡短于1个小时)。
第二个方面,宝宝睡不好的原因。
先天因素:1,严重的胃食管返流。2,肠胀气(夜奶是主要原因,不消化,吃的多,运动少)。3,黄昏闹(5S法:包襁褓,侧躺和趴卧,嘘声法或白噪音,摇摆法,吸吮法)。4,大便多,
短期因素:1,惊跳反射(包襁褓)。2,大运动(翻身,爬,扶站)。3,出牙。4,分离焦虑
长期因素:1,入睡习惯的养成-不当睡眠联想(奶睡,哄睡,抱哄)。2,夜醒过度干预。3,喂养不规律。4,过度刺激。5,睡眠安排不规律。6,入睡过晚(9点之前)。7,过度疲劳。
深层次因素:母亲的焦虑,家庭干预。
第️三方面是改善宝宝睡眠的方法。
第一步,营造睡眠环境。婴儿床,睡袋。温度(20-22摄氏度),湿度(30-50%)。光线选择。白噪音(50分贝以下,有哭声时放大)越短越好)
第二步,完善睡眠程序。洗脸,刷牙,洗澡,抚触,换衣服,换尿不湿,喂奶,拥抱亲吻,摇篮曲,睡前故事,自主入睡。需要全身心投入。
第三步,养成作息和喂养规律。睡眠喂养记录表
明确睡眠信号,清醒时间,生物钟
睡眠信号:打哈欠,揉眼睛,活动减少变安静。吃手,头蹭来蹭去。
清醒时间:1个月,45-1小时,2个月,1-1.5小时,3个月1.5-2小时,4-6月2-2.5小时,7-9月2.5-3小时,10-12月 3-3.5小时。
生物钟:分白天生物钟,和夜晚生物钟,我们需要认真观察哭闹的原因,
0-1月作息引导:规律喂养,调整黑白颠倒、
1-2月作息引导:引入入睡程序将夜间入睡时间固定下来,6-8点入睡。吃睡分开,吃完1小时安排睡觉,间隔3-3.5小时喂奶。如果7点睡觉,1次夜奶2-3点吃一次,2次夜奶0-1点和4-5点各吃一次,3次夜奶,11点,2-3点,5点各吃一次夜奶。
2-4月作息引导:夜间安排固定入睡时间,白天及时安排入睡,确保宝宝白天 有超过1.5小时的长觉。傍晚可以安排密集喂奶,2小时一次。7点起床喂奶,10:30喂奶,14:00喂奶,17:00喂奶,19:00喂奶,夜奶时间。小睡时间8:30-10:00,11:30-14:00,15:30-16:00 17:30-18:00
4-6月宝宝的作息引导:白天喂奶时间间隔调整为4个小时,7:00,11:00,15:00,19:00,小睡时间9:00-10:00,12:00-14:00,16:30-17:00
6-9月宝宝作息引导:白天固定每一觉的时间,固定辅食时间,喂奶7:00,8:00辅食,12:00喂奶+水果,16:00辅食+喂奶(8个月取消),18:30喂奶。小睡时间:9:30-10:30,13:30-15:30。
9-12月的宝宝作息引导:安排丰富的一日三餐。会爬了需要加大活动量,7点起床喂奶,8:00早餐,12点午餐,13:00喂奶,17:00晚餐,18:30喂奶。小睡9:30-10:15,13:3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