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纸》教学反思

    本周给同学们上了《神奇的纸》,教学重点是让同学们知道纸经过简单的改造加工,其性能会发生改变。

    1.本节课我以“小青虫过河”设置情景,请同学们想办法改造这张普通的白纸,使得这张白纸能承担的起小青虫的重量,进而使得小青虫能顺利过河。

同学们在活动时,大多数的小组能经过小组合作,选择采用瓦楞的折叠方式过河。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性较高。

2.当同学们发现瓦楞状的纸能承担起小青虫的重量后,我请小朋友朋友们仔细观察瓦楞状的纸和普通纸有什么不同,并仔细提醒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观察方法来进行观察。同学们说出可以看一看,摸一摸.... 此时我用到我们这里主要通过眼睛看一看,用手按一按,摸一摸,活动完后请他们完成学生活动手册14页。

3.正确观察后,我也学着上节课的方法,引导学生要交换着做一做。进而使得小组分工活动明确,有秩序观察后,再及时记录。

4.本节课摸一摸中的热水环节是准备比较繁琐的,我主要采取的是准备的温水,并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做完实验后小组需要将温水倒在水槽中收集。

5.在所有环节结束后,我引导学生归纳普通纸和瓦楞状的纸有什么区别,总结普通纸经过我们简单地折叠后,具有新的功能的纸,这种纸叫瓦楞纸。

6.拓展部分,我引导同学们,这张普通的纸经过改造后,可以帮助小青虫过河了。但如果下雨了,这张纸还能帮助小青虫过河吗?你还需要如何改进呢?引导学生可以通过涂油的办法,使得这张普通的纸具有更多的性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本课的两个教学活动中,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他们能通过比较观察、实验,两种方法更加深入探究出普通纸和瓦楞纸的性能的...
    31c6a3d23d4e阅读 6,384评论 2 3
  • 《神奇的纸》主要以纸为载体,通过改变一张纸,比较和体验纸改变前后性能的变化,交流纸的这种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等,激发...
    a73ce50925fd阅读 4,788评论 0 0
  • 同学们的思维比较发散,上《书的历史》的时候,我问他们书是什么材料制作的时候,有很多小朋友说是木头做的,本来以为他们...
    2b9413ede2d8阅读 4,798评论 1 0
  • 这周二年级大部分班级上到了神奇的纸这一课,神奇的纸这一课主要有三个实验活动,第一个压一压,比较瓦楞状纸和普通的纸,...
    李悦_8da2阅读 4,239评论 0 0
  • 本课的主体活动是用折叠的方式对纸进行加工改造从而改变它的性能,经过简单的折叠变成瓦楞纸,从3个环节体验性能上...
    嘻嘻嘻_x阅读 5,239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