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一词,现代社会主要是作为基础词汇使用,形容一个人不自满、能接受意见和批评。但是在传统文化中,【谦】和【虚】是两个词,有着不同的内涵。【谦】是约束自己不自满,【虚】则是包容他人不狭隘。
【谦】,《说文解字》的解释为:谦,敬也。本义是 “恭敬” 的意思。“言” 是形旁,表示这个字的意义与言语有关,反映了【谦】是通过言语方式来体现 “敬意” 的,发言时要兼顾对方的感受,以谦为敬。
在古代文化中,【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德。一个有【谦】德的人,说话时不会夸夸其谈,能够尊重他人的意见。我们都知道 “谦谦君子” 一词,这体现了古人对于【谦】这种品德的高度重视,认为君子应该具备【谦】的品质,时刻保持低调、恭敬的态度。因此,古人有诸如 “在下、晚生、不才” 这样的自谦称呼。
【虚】,《说文解字》的解释为:虚,丘也,崐崘丘谓之崐崘虚。本义是指大山,因此昆仑山又称昆仑虚。山大则可以容纳万物,因此【虚】反映了 “包容、宏大” 的内涵,正所谓 “有容乃大”。
我们都知道 “虚怀若谷” 一词,意思是胸怀像山谷那样深广,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和观点,以此来比喻人的胸怀宽广。
【谦】和【虚】组合而成的【谦虚】,既有严于律己、不夸夸其谈的品德,又包含了宽于待人、能接受批评意见的胸怀,因此【谦虚】能够使一个人不断进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