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模式是把孩子培养成一种特定的成功的人,其隐含前提是有一套技巧、一些特定的专业知识来帮助父母实现塑造孩子人生的目标。
持有这样观点的父母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说养育孩子是一种工作,那么这种工作就会被放在其他工作一起被选择,那么父母尤其是母亲就会有越来越强的防御心理,也会感到困惑,陷入两难。
为人父母,本质是爱。
为人父母,不管是父母对孩子还是孩子对父母的爱,都是无条件和亲密的,在道德上深刻,在情感上热烈。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生活所感受到的身心愉悦和那些快乐时光。
爱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不是改变我们所爱之人,而是给他们提供条件,让他们自己成长的更加蓬勃。
爱孩子不是给他们设定一个目的地,而是给他们的人生旅程提供养料。
可是,爱没有那么简单。我们对孩子的爱热烈却也自相矛盾。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两大悖论:爱的悖论和学习的悖论。
一,爱的悖论
爱的悖论里有两种紧张关系,其一是依赖和独立,另外一种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的特殊性。
关于依赖和独立,孩子在小时候必须要完全依赖父母的照顾,而当孩子慢慢长大开始萌生独立意识的时候,这一类紧张关系就显现出来了。
尤其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爆棚,更是迫不及待想要摆脱父母的束缚,而通常父母并没有做好准备,随时准备插手孩子的生活。此时,战争常常一触即发。
关于父母对孩子的爱的特殊性,我们对自己的孩子就是会有一种本能的爱和奉献。书中说这是一种独特的英雄主义,其实我们常说的为母则刚又何尝不是如此。
二,学习的悖论
学习的悖论中的两种紧张关系,分别是玩耍和工作,传承和创新。
关于玩耍和工作,其实我们都会认同玩耍是孩子的自发行为,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设计的。但是在现实教育中,我们常常是把玩耍当成一种途径最终来达成我们给孩子设定的某个目标的。
关于传承和创新,孩子的天性就是探索、打破、创新,而人类社会寻求稳定,尤其是古典、保守的观点就会强调保留传统和历史,我们的教育更多的也是在传承传统。但是如果没有创新,人类社会就没办法前行。
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要在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学习知识。而孩子本身的探索创新就是在玩耍中学习,这也启示我们要如何平衡传承和创新。
书中给好父母下了一个新的定义:成为园丁。照顾孩子就像照顾花园,做父母就像做一个园丁。
这种观点让我想到了一个词,生物态。如果说前文中提到的“教养模式”是机械态,那么“园丁式父母”无疑就是生物态。因为孩子不是一个简单体系而是复杂体系,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成功教养模板可以复制的。
园丁式父母就是给孩子提供生物态的成长环境,在整个环境中重要的是肥沃的土壤,土壤里的养料是幸福、开心、善良和爱,让孩子在不同的阶段体验不同的人生,给孩子充分的空间自由成长,允许孩子试错,让孩子的成长有无限可能。
我们的工作不是塑造孩子的思想,而是让孩子拥有可以探索世界无限可能的思想。我们没办法逼孩子学习,但是可以让孩子自己爱上学习。
好孩子都是“长”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