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之致沅弟【1313】2025-2-2(2)
致沅弟
同治二年1863九月十七日
沅弟左右:十四、十五日接弟初十、十二两信,具悉一切。前因批谕词旨严峻,余恐弟怫郁fuyu(心情郁闷)不能自克,深以为系。兹接弟两缄,心气和平,事理通达,大慰大慰!
皖盐亦向泰局领票,由安庆总握其权,则食岸亦渐就范围。日内将南坡来盐互市之议略定章程,作一长折,将漕务彻底一说,即日具奏。
弟增募二万人,银米恐接济不上。且安庆克后,弟添新兵近二万人,此次又添二万,前此老营能战能守之将弁分散太多。譬之一壶酽yan(浓厚)酒,参水至四五壶,则太淡,不成酒味矣。此余之所深虑。
至水师十二营,尤可不必添募。弟意不过恐杨、彭帅船不能应手耳,天下事焉能尽如人意?古来成大事者,半是天缘凑泊,半是勉强迁就。余当寄信与郭矣城,请其停止弟募水勇之事。寄信杨、彭,请其不必代弟造船。望弟亦寄信止之。长江肃清之后,忽添水师十余营,于清议亦说不去也。
焦山抽厘之举暂姑缓办。松岩信寄还。幼丹事,言之颇长。兹将幼来之咨与信各一件,余去之信一件,又余与孙文伯来往信各一件,抄寄弟阅,亦可略得梗概。又接弟十四日信,知仙屏已到矣。顺问近好。
国藩手草
评点:半是天缘凑泊半是勉强迁就
所谓“天缘凑泊”,是说各种有利因素恰好凑合在一起,与“因缘际会”一词的内涵差不多。所谓“勉强迁就”,是说用很大的气力将各种有利因素捏合在一起,与“硬着头皮干”的意思庶几接近。
曾氏这话的意思是说古来办成大事的人,其中之一半是借助于有利的形势、有利的机会,而另一半靠的是自己的奋力拼搏、历尽苦难。前一半人是顺利的,后一半是艰苦的。遇到顺利的外界条件固然好,倘若没有这种条件,欲成大事,则靠勉强迁就。曾氏说的是一半对一半,但我们翻开史册,或是环顾当今,似乎“勉强迁就”的人更多些。你看那些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在回顾他的成功历程时,不是感慨万千。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后期首领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又号香严,晚年自号抱冰老人。原籍直隶南皮,今属河北,生于贵州贵阳六洞桥。 曾任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中国晚清重臣、后期洋务派代表人物。)曾经说过一段著名的话:“自官疆吏以来,已二十五年,惟在晋两年公事较简。此外无日不在荆天棘地之中。大抵所办之事,皆非政府意中欲办之事;所用之钱,皆非本省固有之钱;所用之人,皆非心悦诚服之人。总之,不外《中庸》‘勉强而行’四字。然所办各事,亦颇有竟赌成功者,真侥幸也。”(《张之洞全集·抱冰堂弟子记》)这是对“勉强迁就”四字的良好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