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养育给孩子的自体成长造成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外部客体没能提供恰当的环境,因此造成孩子的人格发展阻滞。
只是,当我们从客体关系的视角来看待一个人的心理成熟度时,更多的是以人际关系来作为着眼点。从发展的角度来说,母婴最初是不分彼此的融合状态,婴儿内部和外部的界限是不清晰的。这样在关系中,婴儿很容易被外部的风吹草动干扰到情绪,并在关系中产生丧失自我的被吞噬感,因而也很容易从关系中退缩与隔绝。
而当孩子长到两三岁,能走能跑开始说话时,他们慢慢地分离出你、我的概念,分辨出好、坏的差异,但这时他们对于自体、客体的认知还不稳定,比较容易处于要么好要么坏的分裂状态,并引发极端且不稳定的情绪。
随着孩子慢慢成长,分裂的部分渐渐统合,好与坏的自体表征与客体表征统整起来,对于不确定的容忍度越来越高,情绪也变得更加平稳。
以上,是从客体关系层面上讨论孩子大体的发展模式,如果孩子早年在相应的阶段有创伤,则可能会固着,并引发成年后在人际关系上的问题。
内在的客体关系模式对外部人际关系的影响,就是连接内在的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的情感体验,以及两者互动过程中的行为模式。其中“自体表象”是被涵盖其间的,这和“自体”的部分既有关联,同时又各有侧重。
打个比方,一个有自恋问题的人,其内部的自体和客体表象是没有统合起来的,当自己的言行得到重要他人的肯定和欣赏时,自体和客体就建立起了彼此“够好”的满足的关系。
但是当无人回应,或者受到质疑时,自体就落到了不被爱的、没有价值的表象上,如果客体是拒绝的、冷漠的,自体的情绪就会跌落到抑郁的谷底。这时,从自体的视角,我们可以说这个人自体的凝聚力不够,存在着夸大自体和贬抑自体并存的问题,这个人也尚未从对古老的自体客体的需求中挣脱出来,自我价值感不强、自尊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