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知道这世界我无处容身,只是,你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
2.“生活方式是改变不了的,况且每种生活都有它好的一面,我对现状并无任何不满。”
--摘自《异乡人》 【法】加缪著/张一乔译
《异乡人》讲述了男主从丧母之后发生的一些事,中间穿插了一些以往的关于母亲的记忆,全文只字不提对母亲死亡的伤心悲痛,却从内心眷恋着母亲,只是这一切不被外人所熟知,由此造成的误解使得一群法官从世俗的角度对他进行了审判,这不再是一场对罪行的审判,而是演变成对一个人灵魂的审判,原因简单到只因他对母亲的死没有表现出痛苦和遗憾。最终,男主就这样在即将对生活有重新认识的时候,结束了这一生。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全文平淡地讲述一个人遇到的人和事,没有过多修饰,只在中间穿插了一些任务内心的独白,最后在法庭上和牢房里达到了文章的高潮,沉默了很久的主人公终于作为自己拒绝了最后的宗教洗礼,愤怒地控诉了这个世界的荒谬和不满,之后主人公找回了宁静,终于理解了母亲为何要在死前重新再活一次,欣然接受了这世界温柔的冷漠,等待死亡的到来。
令我诧异的是最后这一点关于死亡的描述,作者写出了人面临死亡时的心态变化,尤其是一个无意杀人却被审判死刑的人,他也和我们一样在死亡要到来之前的第一时间人是难以接受,并且期待着奇迹,这个过程有痛苦、不安、不甘。直到一段时间后,理性得出结论死亡无法避免,正如书中所说:“当人生走到尽头,死亡的时间和死法已不重要”这时,表明将死之人接受了死亡这一事实。大多数人在死亡之前会选择一种信仰来进行心里安慰,有的选择宗教,有的选择迷信,有的选择真实。直面死亡,重新再活一次,我们活着的人,总有一天会离开,为什么不选择真实的活着?
“再多坚定的信念也比不上一根女人的头发”,这里再一次刷新了我对信念的认知,当然这里的信念不等同于信仰。每个人都有自己相信的观点,比如大家认为没在死去的母亲坟前痛哭是一件泯灭良心的事情。但真的每个人都清晰地明确自己的信念吗?我觉得信念这东西不经思考过的多数是外界强加给你的,什么结婚标配、最佳伴侣等,人们通过这一系列去标榜他人,评价别人的生活方式、质疑别人的人品,却从未考虑过这个人作为一个人,他的看法是什么。上天创造了我们每一个人,难道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长得一样,活得一样?这是作为一个人,站在死亡面前,同对方讲话。突然想起来《简爱》中的经典语句:“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异口同声地表达了一个人作为人的尊严以及所拥有的自由。
忠于内心,真实的活着。
PS:加缪:思想内核:生命的荒诞;命运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