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阅,学习的另一种方式
——批阅《整本书阅读》第一次作业有感
很幸运,被孙老师点名,成为新网师《整本书阅读》这门课程的课程小组长。为了不负孙老师的信任,也是受到了课程组汪老师、于老师、孙老师等组长无私奉献精神的影响,昨天晚上,电脑前做了三个多小时(批改完最后一份作业是凌晨两点多钟),阅读批改了30份学员的整本书阅读第一次作业。
本次的作业是阅读《绿野仙踪》,读后有两项内容需要完成,一是梳理绘制故事情节图,第二是写出自己的理解。
在批阅的时候,我先是把老师们的故事情节图看一遍,看看绘制的是详细、清晰,还是只列了一个简单的框架,然后按照不用层次进行得分。好的一般能得85分,差不过能看出故事的主要情节、人物的给六七十分,太简单的就只能给不及格了。
在批阅老师们写的文本解读时,我先是把老师们的文章大致一看,水平高低,解读深浅大致就心里有数了。接下来再看看文章的字数,一般超过两千的文章,我就不由得在心里敬佩这些老师,为他们默默点赞,往往这个时候,我在心里已经给这篇文章打分了。但这个分数还不写下来,然后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网络查重。如果一查,全文可以排除抄袭,那我刚刚打的分数,就是这篇文本理解的分数。如果一查,发现严重抄袭,说真的,给不及格的心思都有呢。不过鉴于这是第一次作业,好多老师更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打击。所以,尽管对抄袭的行为恨之入骨,但得分的时候还是手下留情的。
在批阅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一种现象,有的老师可能知道网络抄袭的下场,于是他们也不在网络上下载,而是在老师们已经提交的作业中,找一份,大致修改,然后改成自己的信息,就算是作业了。昨晚批改发现了两个老师这样做。最先发现的这个老师,因为她竟然是修改了我的文本解读作业,所以,一看似曾相识,很快我就识破了。另一个老师他的作业竟然和我刚刚那份批改高度相似,而另一份网络查重没有发现抄袭。遇到这种情况,我的得分也会降低的。
在故事情节图和文本解读都有分数了,我把两个分数加在一起,然后除以二,得出平均数,这个平均数就是这位老师的最终得分。
批阅了几十份作业,我看到了老师们中间的优秀者,他们的文本解读有深意,有新意,比如有的老师从四个女巫的东南西北方向为切入点,有的能发现这个故事里色彩的秘密,有的能从儿童的角度来写这个故事的伟大意义,还有的老师竟然能把《绿野仙踪》同《西游记》进行对比阅读,写出这两个故事的异同。他们的故事情节图有的在电脑上绘制,清楚美观,有的是手绘,颜色搭配和谐,故事情节具体清晰,让人看了一目了然,甚至看着这张图,就能把整个故事完整讲下来。
真没想到,批阅作业竟然能有这么多收获。不得不说,批阅,也是学习的另一种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