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花花世界太好玩儿了,单单是一部手机,就可以把全世界各个地方的人集中在一起,如果真的去周游世界,那又该有多少精彩?
当然,虚拟和现实是不能相比较的,我们只是在手机上面觉得好玩儿,真正去体验去经历的时候也许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了。虽然肯定会有精彩,有刺激,但是同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而这些,是我们在虚拟世界不需要面对的。
这就是生活本身,我们随时面临着各种诱惑和潜在的危机,即便当时可能会觉得快乐。
就拿昨晚的“全民K歌”来说事儿吧,竟然玩到了11点半。
一直标榜自己为“励志型”的人,所有与“正能量”有关的词都往自己身上写,其实我错了。我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励志,意志力也不够坚定。我说自己不喜欢玩儿,怎么可能,人天生就是有惰性的,我这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又能有什么区别呢?但是,我现在也许在给自己负面暗示了,我似乎在自我否定了。
所以我需要给自己列清单,给自己定任务,需要给自己设置奖励机制,允许自己玩儿,并且是安心地玩儿。这些我一直觉得自己不需要的程序,现在我都需要。因为外面的花花世界真的太精彩太好玩儿了,我扺抗诱惑力的能力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强大。
我不是能抵制诱惑,而是一直待在诱惑很小的地方,我的脑海里装的都是书籍,学校,学习等之类的词,一天想的都是要学什么,要怎样提升自己,我的手机就是一部学习机,我没有让自己接触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在错过精彩和机会的同时,也远离了诱惑。而一旦我去接触它们,我也许就会跟大部分人一样,会觉得有意思,好玩儿。如果经常接触这些诱惑,我的生活甚至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走出去,一切就是另一番模样。
总是要求自己要做与学习相关的事情,离开学习就会不安。其实不是,那只是一种心理因素,当我玩儿了之后,并没有发生什么糟糕的事情,所以我不需要在浪费时间玩儿了之后再来自责和不安。这里只是一个“控制量”的问题。如果我平时只学习而排除了生活中的所有娱乐,就很容易“一触即发”,也就是当我一旦去玩儿的时候就容易上瘾,玩儿太久。所以生活需要劳逸结合,学习娱乐,保持平衡,温和的对待事情,才是最好的状态。毕竟娱乐有娱乐的收获,多接触新鲜东西也有好处。
所以我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
另外,我真的需要每隔三天就给自己灌一碗心灵鸡汤,励志书籍不是不能看,而是要在适当的时候适量地看。那些警醒人,给人斗志和力量的文字对我还是很有帮助的。
那就这么吧,给自己打点鸡汤,然后开始做实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