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2.2《起点和终点》教学反思

一年级学生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和经历、幼儿园中的一些与科学相关的活动,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科学观察方法和能力,并且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也掌握了物体比较的方法,以及根据物体的某一方面的特征进行比较的技能。但是这些方法和能力是支离破碎的,不成系统的。

本课在实验活动方面回顾后有以下思考:

1.为满足一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和天性,比赛前应先用5分钟进行组内试比赛,让学生在赛前充分体验,要让学生先玩透,不玩透在之后的学习中学生的心思是不容易集中的,因此5分钟的试玩很重要。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用问题“怎么让青蛙跳得更远?”去不断驱动学生去研究距离问题。这个玩的过程隐含着学习的任务,既是有目的的探索,又满足了学生爱玩的天性。这个反思让我想到了易凤老师磨课的时候优秀前辈老师的点评“娃娃玩都没玩过,那他们怎么会知道呢?就应该要让娃娃去玩,玩透了才知道想要的答案”

2.学生在画起点线的时候,要求用直尺画平直,结果还是有娃娃画得弯弯曲曲,或者斜来斜去,反思以后可以考虑让娃娃用双面胶贴起点,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娃娃出现弯七扭八的情况。

3.终点的判断情况没有给娃娃全部讲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