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24.11.3,晚上10.12,记录一点想法。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总是会提到“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主题活动”这样的表述,在我的理解中,这种表达约等于把主题的确定和内容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兴趣和喜好,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就选什么主题进行探究。
但是当我再回看指导纲要,在课程理念的部分,一点没提以上内容,而是用“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内容”。
而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原则中,自主性原则提到,在主题开发和内容选择时,要重视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这里我就会产生疑问,什么年龄的学生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假定我是学生,我在不清楚活动过程,没有经历过这个活动前,我又如何判断自己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我认为这里就会有一个误区,当教师在设计主题时,为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有意设计让学生选择的活动内容,在一个空间同时组织不同的学生进行活动,不同小组的活动进度不同、需要的支持与帮助不同、能力发展也大不相同,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的学生,是否就真的达成了学习的目标呢?
如果我的学生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了一个主题后,进入到后续阶段里,但突然发现自己又不喜欢这个主题了,那这里又出现新的问题,问题一是在他做出选择时,他是否清楚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问题二是,他是否清楚这个主题将会开展的内容,而他没有经历过参与过,他是否能合理评估自己是否会对后续的活动感兴趣或不感兴趣。
对于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否需要有一定的年龄层划分,从认知的角度看,在没有经历过前,很难评估自己是否会喜欢(因为他没有这个经历和经验),从年龄角度看,中低年级的学生还在发展的初期,还在不断地接收新的事物,在这个阶段,是否要给予他们足够多的选择权或尊重每个人的特长爱好?
那么,什么年龄段的学生,可以放一些选择权,放多少程度的选择权,如何去规划这个比例?
在一盏灯的项目中,第一轮学生也做了选择,也完成了项目,但在选择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的选择是基于第一感觉,可能是我经历的所以我选,可能是单纯随便选,可能是我感兴趣我选,可能是这个问题我想解决我选,选的原因非常多。
但在后续实施时会发现学生的投入度是差很多的,有些同学投入度高,并且会主动组织小组的讨论和推进,而有的同学会投入度越来越低,因为他发现这个我自己选的主题我不喜欢了、我不想做了、我又不愿意了(原因各有不同,小组蛮多、意见不一致、单纯不想做等等),这个时候这些学生就会渐渐远离项目。
当然,一部分原因是,我无法同时组织不同小组进行活动,我也没法在小组需要时第一时间给到不同小组相应的支持和指导,这里的组织如何开展,我很疑惑。
同时,看似越松散的课堂,其实前期的准备会更加复杂,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也决定了这种课堂的效率,因此这样的课堂应该如何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