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日更自己觉得有点愤青,今天收敛一点,把书里剩下的几个点简单地罗列一下。这本书涵盖的内容太广,只能摘取其中一些和现实更相关的点。
教育无目的
教育本身并无目标,有目标的是人。例如父母, 老师等等。然而教育的目标必须依据受教育者本身的行为和需求(包括先天的本能和后天获得的习惯)。这一点上,约翰杜威提出了当时教育体制的问题,由于外部强加的目标异常盛行,使得人们格外强调教育是为了遥远的未来在做准备,从而使教师和学生的工作都变成机械的,nu li性的工作。
这可能不仅仅是当时制度的问题,现在不也是?放眼望去,海淀和纽约上东区鸡娃妈妈,以升学率为学校kpi的重点学校们,大张旗鼓地宣传高考升学率等等。。。最近的两会有很多关于教育改革的提案,姑且不说有的提案的可行性,大概是这种现象层出不穷,已经到了非整顿不可的地步了。
兴趣和教学方法
兴趣是任何有目标经验中各种事物的动力。承认兴趣的重要性不会认为由同一个老师,用同一本教材教出来的每个孩子的心理活动都是一样的。同样的教材对每个孩子产生了不同的特殊感染力,而教师的传授方式也各有不同。教育该做的事,就是寻找恰当的教材,使学生觉得学习活动是自己感兴趣的或达成目标是对自己很重要的事。
而教学方法更应该主动关注个人天生的个性倾向,以及后天养成的习惯和兴趣,由此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孩子们取得更大的学习效果。
还记得我家姐姐去面试时候回答提问,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么?fun的老师是好老师呀!我家孩子就读的公立小学,到目前小学三年级,还没有做过家庭作业,课堂是开放性的教学方式,他们称之为“inquiry learning", 这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以孩子自主的思考和询问为起点来学习。我理解为型散神不散的教育方式。没有考试分数的衡量,孩子基本无压力,也是非常愿意去学校上学的,这在我看来已经是非常理想的快乐童年了。
经验和思考
经验本身是一种主动而又被动的事情,它本来不属于认知。经验如果有积累型的作用,或者有点价值,产生了意义,经验才是包含认知的。在学校里,学生是直接吸收知识而不是从事获得有效经验事情的人。经验哪怕只有一两,也胜过一吨的理论,是因为只有在经验中,任何理论才具有充满活力和可以验证的意义。
而经验中的思考就是反思。这种思维就是有意识地去发现我们所做的事和结果之间的特定关系,并把两者连接起来,形成我们的经验。尽管一切思维的结果都归结为知识,但知识的价值还是服从它在思考中的应用。
我理解的这里经验和思考,是一个总结经验和反思的循环,只有这样不停地假设-推测-分析-规划-验证,才能使我们在未来的决策情境中更有把握。
自然科学和人文主义
教育一向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二元对立起来。这种观念是非常狭隘的。人类生活不是真空存在的,是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的。自然科学是理解行为环境的知识,而人文主义关注人类有关的事情,两者其实并非相互对立,人的本源是自然界,人要实现自己的目的就要依靠自然条件。离开了自然环境,目的就变成了空想,教育就应该从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两者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出发,以各学科交互影响为目标。
在这一点上来说,我觉得我小时候就还是蛮缺少通识教育的,而我们的学校从高中就开始文理分班。我高二之后没有上过地理,历史,生物之类的课程了,也就是在这些学科领域里,我一共受到的教育只有3-4年的初中教育而已。澳洲大学之前没有明显的文理分科,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方向,高中可供选择的课程多达上百种,选修的课程也不需要直接跟高考挂钩,这更注重学生的兴趣为导向的学习和个性化的实际需要。 目前澳洲墨尔本大学这样的新型改革,本科三年算是高等跨学科通识教育,给学生们更宽的选择空间,毕业之后可以选择继续专研的领域。
教育哲学和教育道德
哲学是广义教育的理论。哲学是思考的一种形式,它和一切思考一样,是因为对所经历的事物有不确定性才引起的。它的目的是要找出困惑点,然后制定检验困惑的方法,消除困惑。
学校中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一切能发展并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教育,都是道德教育,这种教育塑造了一种性格,既能从事社会所必需的特定行为,也能对成长必需持续不断地重新适应而感到兴趣。对从生活的一切接触中学习感到兴趣,就是根本的道德兴趣。
事实上这一点是比较晦涩难理解的。我自己这么理解:如果从哲学思辨的角度来理解教育的目的可能更容易想通。对自己做学到的,经历的进行思考,用经验和所学知识辩证地看待问题,这就是用哲学的角度在学习。而道德教育,其实就是并非仅仅置身于象牙塔里,把学校和社会连接起来,教育和生活实践紧密相连,所学即所用,言行合一,就是道德教育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