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和儿子对话:快期末考试了,今天晚上咱俩定一下复习计划吧?
儿子用很委屈的语气说:好的。可是怎么这个学期这么短啊?
我接着说:这学期这么短这个事,让你感觉很委屈、很伤心吗?
儿子:是的,妈妈。期中考试10月底刚过完,才一个月,马上又要准备期末了。
我:这可能只是你的一个感觉。每个学期都是四个月,所以,期末和期中是差两个月的。
儿子:妈妈,这不是我的感觉。往年的期末考都是在元旦过后啊。今年是在11月底。
我:嗯,可能这就是一个事实。但我们对这个事实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比如说一年四季的变化,我们无法改变春夏秋冬的顺序。比如说教育局规定考试的时间,你做为一个学生是无法改变的。甚至校长也是无法改变的,老师也是无法改变的。教育局是做为一个部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从时间上来做决定的,对于考试这件事。因为今年很早就过年了,是1月22日,所以教育局也会早放假。还有一些事情,你是可能通过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去解决的。比如我昨天和你说的当你工作后,你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高低是决定你来做领导解决公司层级的问题还是做员工只解决你做执行到位不到位的问题。对吗?
儿子:是的妈妈。
说完他就在自己的书桌旁趴下了。
此刻,我突然发觉,他有可能完全没有听进去我的建议和举的例子。甚至,有可能完全听不见。这不由让我想起昨晚的文化战略小组,其中一位老师提出的问题:平衡计分卡在战略拆解中如何使用和她的工作坊设计之间的关系。小组内以我为首的几位老师给出了不少的主意以及分享了不少的在实际的战略工作中以及工作坊中出现的障碍和决定成功的主要因素。在这个过程中,该老师也自己提出了过往的知识使用经验以及操作过程中让他印象深刻的点。我也在他的基础上把两个使用方法进行了分享。而在事后的checkout的环节,对方的总结是一大家说了很多的很多的困难,他认为这些困难的存在才是我们做为咨询师和做为内部战略专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我们得出来的结论不做了。实际上我们没有说不做了,我们(事后我和另外一位内部战略操作专家进行了一个小小的二人复盘)把我们认为的障碍点都先告诉他,让他在访谈阶段就做好准备,以避免掉进坑里去而为这次工作坊做好预案以让这次工作坊顺利开展以取得好结果。二是他认为大家的观点并没有让知识应用起来。实际上我们认为把路径、最好的实践方法都分享了给他。这个在做checkout的时候,其它几位老师的发言都有做这方面的表达。事后我从对方的角度想了一下,他没有听到我们要表达的这些重点,可能也会导致他有些伤心、失望。
是的,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沟通都在随时随地发生,沟通也是我们合作的前提。沟通也在改变我们的想法、对事物的看法、做事的方法效率。而往往我们的沟通起不到作用,甚至沟通都会产生误解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听不见,听见了又听歪了。听歪了又带着我们的评判得出来的结论是没有用或者是听歪了使我们的执行走了样。
可见沟通的效果不好,导致最后的结果不好,最重要的前提是沟通的过程中有没有听好,有没有听进去,有没有听对。而再往前一步的原因是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带着我们潜意识的假设和评判:沟通的这件事对我们重要吗?沟通的这件事是对的吗?和我们沟通的这个人是不是带着什么不可告诉人的目的和意图?他的方法管用吗?
当我们的脑袋里带着这些问题和预设出现的时候,我们就无法做到全身心的倾听,我们就无法做到无差别的倾听。这样的前提最后导致我们的沟通效果是要么根本听不见,要么听见了也不认为重要,认为不重要后过后也就随风忘记了。而到执行的过程中,依然按照我们自己的理解和过往的做事方法去执行了。而后,我们就被告知:执行效果不佳,没有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