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拜访市场
今天继续对市场进行走访,在拜访过程中,与客户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向客户介绍了企业的产品情况以及某个细分领域的发展区域。沟通到具体产品和定价时,客户给出的反馈是,在他所在的市场里,这样的价格很难做,他们重点做的是中低端产品,主要做流通市场,对于中高端产品,渠道接受不了,无法操作。同时客户也给出了建议,建议我们找哪类客户,这些客户与我们目前的需求比较匹配,感谢客户的指导。
与客户交流,一个体会是,客户知道哪些产品会是未来的趋势,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他无法做出选择,他的客户需求还是保持现有的产品诉求,而且他也没有主动开发终端的需求,造成了产品与市场不匹配,无法找到合适的客户。
不管市场是什么样的情况,都要认真的与客户沟通,聆听客户的反馈,基于客户的反馈做出有效的策略调整,再次进行市场拜访,寻找合适的客户。不管是做什么,企业一定要与市场沟通,聆听市场的反馈,一切调整以市场为基础,这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2好:以消费者为中心
今天朋友预约了一个老大哥,老大哥其实不老,在他的行业里很知名,有很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二十几年一直在一个行业里,从采购到现在的总经理,一路走来扶持了不少供应商得到了发展,也建立了深厚的行业人脉。
老大哥分享的是一定要专注在自己的专业领悟,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精做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规划产品的研发、包装、如何与消费者建立联系,如何让消费者买单等问题,一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思考产品的定位。
他说企业要解决消费者认可企业的三个问题:第一,购买前的认可。企业做什么会让消费者在购买前认可产品,消费者为什么在众多产品中选择我们的产品。第二、购买后使用前的认可问题。比如:在使用前,朋友家人问他,为什么买这个产品,消费者能说出购买的理由。第三、使用后的认可问题。使用产品后,消费者有良好的体验,能主动向周围的人说,产品不错,不会有负面的评价。企业一定要解决这三个场景的问题,让消费者有理由选择我们的产品。
回顾我们做产品,目前做的还很粗糙,没有这样的思维结构,吸引消费者主动传播产品,这是下一阶段需要实践的事情。
3好:什么是落地?
今天与老大哥沟通活动中,老大哥的每一个沟通点,都有落地的思维,每一个沟通动作,背后一定是能够被执行。如果不能落地和执行,这个思路点就是不切实际的。
在沟通产品定位时,谈到了我们的产品是火锅店的味道。老大哥讲到,每个火锅店的味道不同,海底捞主打服务,小肥羊主打没有蘸料火锅,重庆火锅主打麻辣。如果提出火锅店的味道,消费者会联想到什么?会联想到一个点吗?好像没有,每个人对火锅店的味道体验不一样,消费者不能形成统一的认知,根本没有落地,我们还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谈到产品要加多少水时,老大哥反馈说,你说加1500克水,在家庭消费中,多少是1500克水,不可能为了消费火锅,买一个量杯和克称,你们所标注的数量不具备落地性,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自己说的话一定要落地,有执行动作。
什么是落地?落地是要以对方为中心,在对方的场景下设计行为,让对方能够很方便的去做,这才是真正的落地。落地也是一个流程,需要系统的思考每个环节的场景,将场景行为化,可执行化。在落地方面,以客户为中心,继续优化。
【我觉得完美沟通会有三个阶段:第一是建立互信,第二是互相理解与包容,第三就是互补。我认为第一阶段可能是最困难的一步。 】
作为职业销售来说,面对客户最有挑战的就是第一阶段,如何在一定的时间里与客户建立互信。互信不是相信个人,而是相信产品,相信企业,有了这个基础,下一阶段就很好进展。从哪些方面,解决第一阶段的挑战,从实践中反馈,总结出落地的行为。
1改:继续拜访市场,及时向公司反馈,与公司信息同步,有效的拓展市场。
今天已完成,明天继续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