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完了第九课《那一定会很好》。这篇文章真是挺有意思。第一次教三年级,发现三年级的课文都好美但是是有点难度的。由此可见吃奶粉和垃圾食品长大的孩子智商是高了许多。乏味的东西少了很多,现代感较强。
这篇课文还是让我惊鸿一瞥的。文章结构是真好,在得到听了一节吴军老师的课,他是高产出的科学家和作家。他有一个栏目就是教写作,其中我对一句话印象特别深,他说一篇好文章一定有好结构,好文章不看文字美不美或者够不够火候,但是结构一定要好。这句话听的时候没啥感觉,但是看到具体文章,就突然那么一下明白了,结构,什么是好结构,不就是让读者看着看着能拎得门清,一个一个环不偏不倚挂下来成了一条清清楚楚的主线。这篇课文就是好结构。从种子到木地板,每一次的转折变化都是以他们的想法而过渡出去的。在他们的想法里,那一定会很好这句话重复出现了四次。每重复一次都是一个新故事新旅程的开始。
让我惊讶的还是这篇课文的寓意。种子在大自然规律的编排下生根成茎,变成大树,可它想做会跑的大叔,它渴望自由,就好比年轻气盛的青年一代,于是它把自己送给了农夫,农夫把它变成了手推车。手推车是奔跑自由的,大树实现了愿望。可是时间一久它好像负担不起这个阶段的能力了,坐手推车能力不够呀!于是它变成了椅子,椅子就轻松了,大部分时候腰板挺直点,坐在那还是舒服的。可是过久了,做椅子好像也很累了,它只想躺着了,于是它变成了地板,它最后只需要平静的躺在阳光下,轻轻松松舒舒服服的沐浴着阳光了。它也只能做这个了。
人生不就是这样吗?人生的每个阶段映照着就是种子这一生。茁壮成长是必然,天大地大任我闯的飘渺是必然,回归现实接受年龄岁月的洗礼是必然,最终魂归沙土也是必然。没有说变弱的人生阶段就是悲哀就是无用呀!种子告诉我们每个人生阶段都有自己的能力呀,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呀!只要你有想法,你首先必须得有那个想法呀!但其实有想法这件事何其难呀!可能想法这个东西是什么,都没有去思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