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现从台式机Windows系统写好的word文档在Mac上打开以后,有一张图片一直显示不出来,字体还变了,因此,不太爽,所以,尝试下了WPS for Mac,居然已经有内测版了,但是需要更新系统才能用。
于是,我费了十个g的流量,快两个小时,把系统更新了,然后欢喜地打开WPS,图片可以正常显示,但是有点卡顿,并且不能输入公式,不过,毕竟是内测版,希望正式版会改进。
今天,读了很长一段《人类简史》,提到最近两百年,尤其是近几十年,社会生产水平大幅提高,物质资料越来越丰富,但是人们的幸福感却并没有随之变强。因此,探讨了人类的幸福感到底是基于什么。历史学家从来不会直面这个问题,他们只研究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反倒是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对人类快乐的源泉进行了探索。
大多数的历史书籍强调的都是伟大的思想家、英勇的战士、慈爱的圣人,以及创造力丰沛的艺术家。这些书籍对于社会结构的建立和瓦解、帝国的兴衰、科技的发明和传播,可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是,对于这一切究竟是怎么为个人带来快乐或者造成痛苦,却是只字未提。这是我们对于历史理解的最大空白之处。而且,现在是该补上的时候了。
下面,佛教给出来他们的观点:
佛教与现代生物学和新世纪运动的相同点,在于都认定快乐不在于外在条件。但佛教更重要也更深刻的见解在于,真正的快乐也不在于我们的主观感受。我们越强调主观感受,反而就越感到苦。佛教给我们的建议是,除了别再追求成就之外,同时也别再追求那些感觉自我良好的心里感受了。
也难怪最近“佛系”这个词这么流行,年轻人压力太大,苦苦追求最后还是无果,反而感到焦虑,压力山大。既然人们苦苦追求,社会飞速发展,但是个人的幸福感不增反减,那么,追求的意义又在于什么,不如不争,不追。
但是,这也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那就是一定的物质基础,即使不费尽心力去追求,也得保证不会饿死,甚至还要活得安逸。
有项耐人寻味的结论:金钱确实会带来快乐,但是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之后的效果就不那么明显。所以,对于在经济阶层低层的人来说,确实是钱越多越快乐。
对快乐与否的影响,家庭和社群要比金钱和健康来得重要。这样一来,我们就得考虑一种可能性。虽然过去两个世纪间人类在物质条件上有了大幅改善,但因为家庭崩溃、社会失调,所以两者的作用很可能互相抵消。如果真是如此,现在的人并不见得比1800年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