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心


      托山为钵,剪水为衣,渺渺若垂天之云,悠悠自来,悠悠而去,这便是庄子。身为道家高人,自是飘忽不定,琢磨不透,他穿行于山林间,沉浮于云雾中,纵使生活贫困潦倒,亦不改本心,可谓“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他垂钓于濮水之滨,楚王派人寻他入朝为宰相,“愿以江山累矣!”话说得如此恳切竭诚,而庄子却凝视着池中水底匍匐的一只龟,笑道:“龟是愿意被人供养在朝堂之中,庙堂之上还是自由自在地爬行于泥地之中呢?”对曰:“后者”。庄子开怀大笑:“往矣,吾将曳尾于涂地中!”或许有人为他放弃高官厚禄名誉地位而感到疑惑不解,甚至认为不值,但我却为他鼓掌拍手称快,只因他坚守了本心,遵循了心的召唤,不被浮云蒙蔽双眼,坚持自我,自有一番风骨。

  与庄子同样遵守本心的还有那轻裘绶带的魏晋名士,在那愁云惨淡的天幕下,他们特立独行,不拘礼法,喜酒纵歌,横眉向权贵,折枝向佳人,生命随心绽放,光耀千古。当洛阳东市刑场上奏起广陵散绝唱,那亦是狂浪不羁的名士嵇康内心的绝唱,“此身虽陨,此心无怨!”真名士,自有一派清俊超绝的风流。

  与此番纵情旷达的生命相反的,就是安然,虽表面相对,实则相通。二者的共同之处,皆为从心所欲。

      李叔同舍下尘缘,斩尽俗丝,遁入空门,成为弘一法师,此举令多少仰慕其才华的人唏嘘不已,但他亦无悔,从心而行。“明镜止水以定身,青天白日以成事,风光霽月以待人”这般的偈语就是他心灵的写照,与东晋隐士陶渊明不谋而合。

      生命仅一次,只求本心,道一声“愿意”。(陈滢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