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变通,才能做到应变有方,通机达变,处于不败之地。

这几天在看《素书全集》

万物发展有规律,但规律处在不停的变化中。不变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永远,只有永远的变化。

面对变化,也许追求意义和永恒的我们会有些沮丧,究竟有没有一个意义呢?答案是:有。所谓的意义和永恒,就是一种规律。这个规律是不变的。比如天道、人道、人情世故,自古至今是没有变化的,我们只有谨守,才能找到这个意义和永恒。

变,让现实更显得纷繁复杂,讳莫如深,矛盾重重,真假、是非、对错、美丑难辨。

人活在其中,当然不容易。人心思顺,只望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心想事成,但这不过是美好愿望。事实上,我们的工作、生活和事业中,时时处处都有苦恼之事,麻烦事不断,问题层出不穷,哪一件都必须要解决。而且,每个问题都是新的,没有现成的方法给你提供。那么,此时,你不能不灵活聪明,变通行事,随机应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一根筋,死脑筋,或者由着性子来。

说到变通,我国最古老的文化经典名著《易经》早有深刻的诠释,而“变”也是《易经》的核心思想。

所谓的“易”有三层意思:首先是变化不断,即“易”;其次是简单而深刻,即“简”;再次是不变的规律性,即“恒”由此我们可见变的三个不同角度的意义。而变化是常态。所以,有道高人都守“变易”之道。

所谓“圆行不止”,你看圆形的球,总是流动不止。而方呢,就不行了,往往停止不前。所以,为人处世要懂方圆之道,这就是变通。只有变通,才能做到应变有方,通机达变,处于不败之地。

那么,如何变通?变通就是改变我们的原则和操守吗?不是。变通不是放弃自己的底线和尊严,而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必要方法,毕竟现实复杂,往往直接处理不行,必须讲究方式方法,有时直线不是最短,往往曲径通幽,需要采取柔术和迂回办法。所以,老子说:“曲则全,枉则直。”

变通就是做到“外圆内方”,内守正道,纯洁,外守灵活权变之方。做到灵活处理,因人、因事、因时空环境不同,而采取不不同的方法,随机应变,见机行事,儒家讲的“内圣外王”之道,也是讲面对现实要有通变的能力,这样才能成为王者。这不仅需要有思想和眼光,有谋略计划,更要洞察时势,通达人情世故,灵活应对,才能抓住最好的时机,解决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