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六个人,没有血缘关系,到底处于何种目的而聚在一起?
奶奶的亲生儿子生活在别处,作为独居老人的她,和田边建立起了羁绊。或许这发生在复胜坐牢期间。
复胜本是田边的客人,田边受家暴后和复胜有了婚外情,二人杀死了捉奸的田边丈夫。复胜为此做了两年牢。二人一起住在奶奶的房子,以奶奶的儿子儿媳自称。也继承了奶奶的姓氏柴田,男的叫柴田治,女的叫柴田信代,。翔太是复胜在柏青哥游戏厅外的车内破窗得来的。翔太一直怀疑复胜是想偷东西,而治自称单纯是为了救他。奶奶的丈夫早年出轨,和别的女人生活,爷爷的儿子的大女儿叫亚纪,在爷爷的葬礼后被奶奶收留,她父亲不愿承认,对外声称大女儿去了国外。亚纪离家出走是否父母更看重二女儿有关,我没看懂。由里是北条家的女儿,父母各有外遇,在家虐待女儿,她被翔太带回家后,显然诱拐儿童会带来麻烦,而奶奶号称独居,治也自称单身,任何调查波及这个临时家庭都可能带来麻烦。但当信代发现北条家会虐待女孩之后,决定收留由里。
一家人靠奶奶的养老金和治、信达打工的收入生活。治在建筑工地打临时工,信代在洗衣店,收入都很低。于是偷窃是他们生活的重要来源。治正在教翔太偷东西,而教由里偷东西的任务落在了翔太的身上。本来我以为治有独特的生活哲学,能够消解偷窃的犯罪感,但他单薄的解释没有说服翔太,翔太一直对偷窃有罪恶感。直到他们经常偷窃的便利店老板劝翔太不要教由里偷窃的时候 ,翔太发现店主原来早就知道他们在偷窃只是没有说,于是翔太决定不能再继续这样的生活。他故意被抓,引得媒体和警察来关注这个家庭。由于治坐过牢,信代选择一人揽下罪名,因遗弃奶奶的尸体坐牢。亚纪走了。翔太被政府救济,上了学,有了住处。治换了小房子,还想和翔太保持父子关系,可他也知道他没有条件做翔太真正的父亲。由里回了自己家,依然孤独和危险。
是枝裕和是那种一直拍同一种电影的导演。纪录片导演出身,深受侯孝贤和杨德昌的影响。伫立生活的旁边,一片一片的展示生活的片段,通过冰山去展现水下那更大的部分。节奏缓慢,缺少戏剧性,但不通过符号的隐喻来表达,而是从细节来展示。只言片语中交代着人物的过去,一个眼神,几秒沉默,展露着人物的心情。小偷家族在他的作品里算是戏剧性强的。贾樟柯也算是这一脉的。蔡明亮就太压抑了。
治的演员在是枝裕和的电影《如父如子》里演一个很会高质量陪伴孩子的父亲,懂得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与作为对照的建置业精英父亲,只知道培养孩子优秀。这种对比显得治有一种东方的智慧。在小偷家族里,治温柔细腻,敏感的把握着翔太的情绪,陪伴他,宽慰他。让中产阶级观众,尤其是拉扯着孩子学习的父母温暖又惭愧。其实大可不必,没有奢望未来的人,总是更容易接受当下。但触龙说赵太后说,父母爱孩子,为之计深远。象治一样高情商的捕捉到孩子的情绪当然是好的,但鼓励和引领也很重要。
奶奶也总能把握到亚纪的情绪,或许亚纪正是为了贪恋这一点才从富裕的家庭出走。靠软色情打工生活。亚纪和治夫妇并不很亲密。奶奶每个月都会去亚纪父亲那领一笔钱,三万元,相当于奶奶养老金的一半。奶奶称之为赡养费,是前夫对她赡养义务的体现,她一直没有花这笔钱,那么领钱更多的是一种意识感。就像在步履不停里,她让被他儿子舍命相救的胖子每年都来祭拜一样,凭什么让他们那么舒服。而警察告知亚纪这笔钱时,亚纪想的却是父母知道自己奶奶这,奶奶收留她是为的这笔钱。这时奶奶已经去世了,可我觉得很残忍,亚纪和奶奶的羁绊是如此的脆弱经不起离间,或许因为她缺少爱的成长经历让她没有相信的能力吧。
奶奶是不想无声无息的死的,应该是期待葬礼的。可惜无法如愿。
治和信代是亲密关系的发起者,信代对翔太称治为爸爸,可翔太从没亲口交过爸爸。玲玲叫信代妈妈让她非常的幸福,或许因为没有生育能力。
亚纪在色情场所给自己起的艺名是妹妹的名字。
亚纪和检察官对话时,拳头上有伤,伤势和四号顾客一样。应该是自残的结果,
奶奶无声的谢谢你,翔太喃喃自语的叫了治爸爸。
治除了偷窃没什么可教的,可也交了翔太可乐饼的美味吃法。
听得到烟火声音却看不到烟火的房子,代表了被社会抛下的6个人。同样描写社会边缘人,寄生虫里的一家人就积极的和命运抗争。柴田一家就无奈的随遇而安。妻子不抱怨丈夫断腿,丈夫不抱怨妻子失业。
当注视着这一家人,看着他们,亲近他们,接受他们非道德行为也不难了。盗窃吃穿用度是生活所迫,偷邻座的弹子甚至可称顽皮,私埋尸体也是生活所迫。甚至当他们为奶奶的遗产高兴的时候,还感觉到了禅意,钱就是钱,为什么不快乐呢。观众的道德观是浮动的,越熟悉就越容易合理化他们的行为。
他们之间全然的接纳,只分享不评判,不指导。但这基于他们非正常的生活状态和关系基础。这种有间的亲密好是好,但不该有他们本不如我们却如此相亲相爱的想法,这本就是糟糕中的调味,就好像巧克力味的奥力给和奥力给味的巧克力都不是良选。
亚纪的父母富裕而虚伪,检察官们正义又刻薄。
本片没有用假墙,假墙在拍摄时可以给摄影机留出足够的空间。总是被遮挡的镜头展现了狭小的空间。
没有配乐,配乐是用来引导情绪的。或许导演并不想把观众的情绪拉到一个和他同步的轨道上。
如果粗糙的情感是面对生活的一种保护,被文艺片弄细腻了真的好吗?
没办法想作文一样写一篇主题明确的观后感。只能零零散散的记录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