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简介
全书主要分6个部分:
第一章:佛教与印度固有文化的关系
第二章:教主释迦牟尼的事迹
第三章:中国佛教的传播
第四章:二十世纪的中国佛教
第五章:世界各国的佛教
附录: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
关于第一章,作者原文:“我的意思,要了解佛教的起源,必须要对释迦牟尼以前印度传统的文化,有一个简单的认识。犹如佛教所说'法不孤起',任何一个圣人教主,他的学术思想的产生,必然有它的前因后果,决不能凭空而来的,所以首先要述说印度的宗教哲学思想。”
关于第二章,对于释迦牟尼的生平,作者主要采取学术研究的观点,引经据典进行推测,而没有采用一般宗教味浓厚的文字。
关于第三、四章,就人事和时间而言,作者仅介绍到1949年前后,该书出版于1987年,作者写作时间应该更早,作者认为后来的情况,一来已所周知,二来还没有到定论的阶段。
关于第五章,作者侧重亚洲方面的介绍,其余因为缺乏详细资料,并未详细道及。
关于附录:主要介绍禅宗的丛林制度,在作者看来,中国禅宗所创立的制度,奠定了后世组织的规模。包括丛林与中国文化、丛林与宗法社会、丛林与帮会文化。作者对于“社会”的内涵,有独到见解:
推溯 一百年前,我们的历史文化里,根本便没有(社会/社会学)这个名称,也毋须有这一门学科的成立,这不能说我们过去的不科学,只能说过去的历史文化,无此需要,这就是东西文化的基本不同的精神所在。基于经济学的观点来说:我国向来便以农立国,地大物博,土广人稀;有的是天然的天材地宝,可以利用厚生,并不需要向外争取利源以养活自己。加以传统的文化,素来以安居乐业,乐天知命为祖训,因此人人只要重礼守法,完了国家的粮税以外,农村的社会里,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件很平常的事。宋人范成大的诗所说:「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纔了蚕桑又插田」。这样一幅美丽的天然生活图画,谁愿意熙熙攘攘,过那忙得忘了自己,专为工商业社会的生活呢?除了西方和北方一带的游牧种族,还过着「穹庐夜月映悲笳」的生活,所以还需要兼带掠夺性的侵略以外,大体我们的祖先,都是安于和平康乐的人生的。
在西方的欧洲则不然,他们没有像我们的历史一样,早先就经过一度像秦汉的统一局面,部落酋长式的蕞尔小地,便称为一个国家。既不能以农立国,更不能靠土地生产的经济,维持人民的生活。因此,从盗匪式的抢夺之中,一变为国家间的侵略,由经营商业的远出贸迁,变为有组织的工商业集团,所以他们的每个社会,在在处处,都需要有组织。西方人的社会,由此成长和发展就很自然的成为人群生活的中心需要了。而且社会的主要开始目的,是由于经济的需求而来,所谓社会学上的社会制度、社会分化,都是渐渐的发生更多的问题所形成;例如社会运动、社会革命政策、社会心理学等等。他们一有了问题,就拿那一个问题作中心,把它分析研究,便变为一门学科,马克斯、恩格斯们的社会主义,在西方的这种环境之下,就会很自然的发生。如果他们也生长在中国的农业社会里,很可能也会变成杜甫一样,感叹那「肠断江春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只作些「花落水流红,无语怨东风」等等悲天悯人的韵语了。西方的社会经济,进步到了现在,有欧美的科学化的工商业社会,而且已经由公司、会社、社团的组织,发展到各种各类的俱乐部,由经济剥削和侵略,发展到社会的福利经济。国家的法律,范围了组织。社会的组织,影响了国家的立法。不是从商业的市场竞争,演变成政治哲学的自由和民主第一,就是由经济政治的重心,认为社会主义的共产独裁第一。我们的历史文化,到了现阶段,也便恰当其时,卷入这个矛盾对立的世界洪流之中,亟待我们自己的努力,统一融会而坚强的站立起来。
二、个人感想
1、太过简略。
书名为《中国佛教发展史略》,首先交代佛教文化的产生背景,接着介绍创始人的生平事迹,140页的正文里这些文字就用去近一半,最后介绍世界佛教用去20页,虽说世界佛教也有中国佛教开枝散叶的内容,但涉及较少。最后,几年前的佛教发展,就成了区区50页的文字。且有诸多大的问题,没有给出一种解释:
1)佛教中国化。中国不是蛮夷之地,春秋战国即有百家争鸣,而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普遍的观点认为是汉代,偶有争论认为是秦朝。秦有焚书坑儒,汉有独尊儒术,本土文化尚且不能互存,一种外来文化如何就逐步发展,成为一股文化巨流,流传千年?
2)大乘与小乘。中国本土大小乘兼有,而主推大乘。按一般说法,小乘佛教只求自己解脱,不渡众生,最多算是自了汉。大乘佛教要普渡众生,佛法在中国的兴起,与政治因素、统治阶级是分不开的,这是否助力了大乘佛法的发展? 能与不能,差之千里,真像是泾渭分明的两条路,作者却少有文字谈及。
2、自己读书初衷。
制作一张历史导图,方便查阅。自己读这本书,主要有两点初衷:
1)自身经历。自己的经历,让自己切身体会到了什么是“照见五蕴皆空”,什么是“颠倒梦想”。自那以后,一直在寻找答案,是怎么进去的,又怎么出来的?就像是忽然间被人放在了山顶,清风明月,经验到自在的生命,转头又被带到了山下。从此,山在哪里?还有别的山吗?怎么上的山?怎么下的山?就成了真实的问题,而不是头脑的假想。便生出了“出离心”,想要去到山上。平时很多人谈出离心,往往是指换一种生活环境。可如果自己做梦醒来过,就应该体会到:从梦里出来,那个更应该被称作“出离心”。只是在梦里折腾来折腾去,生活环境变来变去,哪来的出离呢?可对一个没有醒来过的人,当提到“出离”时,对他们又意味着什么呢?只能是乱猜一通,不得要领。
佛学里有讲各种修行的境界,有次第之分,每一种都对应一种生命的状态,就像开花结果,不是努力想开花,努力想结果,而是到了开花的状态,呈现的生命就是开花,到了结果的状态,呈现的生命就是结果。如今的自己只是找到这么一条路,想着试一试能不能再回到山上。可也是困难重重,山路未知,面对毒蛇猛兽,如果没有高僧大德给与指点,自己如何有这样的信心走下去呢;就算有了高僧大德,面对云遮雾罩的路途自己又如何对他们的指点升起信心呢?实在是走一步看一步,梦中人、梦外人,梦外人可以冷眼旁观梦中事;可梦中人,就算提醒自己在梦中,毕竟也还不是局外人啊!
2)他人推荐。一位出家师父说我好分别,她推荐我读《成唯识论》原文,说既然喜欢分别,就和古人的智慧去分别,看看分别到最后能分别出个什么?因此想了解一些唯识相关的背景知识,也是读该书的初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