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
我, 解放初期第四年,1952年10月11日,天刚蒙蒙亮,阳光明媚的清晨,我从母亲怀里裸生呱呱落地,啼哭一声平安福,诞生在于都县西郊乡长征村大佛寺组一座平房里。
慈父温五斤,慈母王许风,转眼间9岁的我随父母,于1961年离开大佛寺组上了盘古山钨矿,居住新车站13栋篾搭子粉刷的白色二层楼房。
1961年9月入读山上小学一年级,我们的学校一般般,校外操埸学生活动时泥尘飞扬,做课间操轻轻的跳着,不敢重落地上,时而抿着嘴巴,不敢吸气呼气做完课间操。
记得我的小学老师是许艳华,钟三才,刘林富,管让亿,杨邦森。入学之后,我才深深体会到,有老师温柔可亲的教学,有同学之间的温暖,纯真、活跃,可爱,至美真好。
让我的学校人生充满阳光,因为学生时代没有什么名利渗透。只有在浪漫的少年时代青春里,抱着天真无邪的梦幻,于1967年9月,到山下盘古山钨矿子弟学校读书,当时读小学文革六(二)班,班主任是卢同嵇老师,卢同嵇老师温和善良,年轻帅气带着我们读完小学文革班。然后让我们继续携手这所学校走过那少年时代,渡过初中青春时代最美好的时光。
1970年12月初中毕业盘古山钨矿子弟学校,同学们分别升高中,读工读班,读祁禄山共大,于都楂林共大,有的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有的随父母全家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而我于1971年2月24日入读崇义县上堡诸广山茶叶专业学校,学制二年,1973年2月19日毕业于崇义茶校,又回到盘古山钨矿修建队做小工。
待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下放运动,1974年6月8日下放于都县梓山镇花桥村,积极报名参加上蕉水库的植树造林运动,因表现突出,1975年2月到1976年12月在梓山乡政府工作,1977年元月底又上了盘古山钨矿三坑口从事井下五大工种工作。
同学们从初中瞬间分别有四十九年的光景,似像尾沙坝散落若干年的尾沙一样,又重新回归母亲的怀抱,重新建设沙漠绿洲,让沙漠之鹰飞翔美丽的人生目标,把我们少年时代的心灵拴在一起,想起了学生时代同窗岁月,难以留恋忘怀的回忆。
现在,真想再重温老师的教学美好语音和那铿锵有力的美声解说,再现同窗学友那些如花般绽放的笑脸,分享同学之间的天真浪漫传说故事。
我们青春最好时光巳过大半辈子,步入了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夕阳红社会群体,我们这一代人又要肩负着赡养老人、照管孙辈们的双重责任。在处理好家庭情况之时的你,希望同学们,同事们在完成双重任务的同时,别忘了充实自己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注意保养身体,幸福安康永相随,平平安安过好每一天。
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今天见,明天见,十年见,二十年,三十年再相见,百岁平安快乐再相见,年年岁岁有今朝。
作者:温有发,笔名;长征红歌房,出生:1952年10月,职业:政府退休人员,籍贯:江西省于都籍,写作:2022年10月11日19:48分于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