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决策课》5社会认同:何时开启你第二次的生命?

课后作业:了解到从众倾向,你觉得哪些领域从众,随大流其实很明智,哪些领域一定要独立思考、自己做主?学过这节课后,你计划做哪些挑战吗?

答:今天这节课,说的从众心理,其实并不陌生,人类是群居动物,社会认同感是植根于基因里的,要做到特立独行且正确,那可以说是反人类的行为。

《乌合之众》里讲过一个故事,说一群羊被猛兽追捕的时候,都是盲从整个羊群的移动方向,越往羊群中间的羊,越看不清外面的情况,但是越安全;在羊群外围的羊,可以随时观察到猛兽的追击路线,但是非常危险,所以就算可以看清局势,但是羊儿们却只想往里面挤,因为与大众混为一体,是最安全的,即使什么也看不见。

我们也是一样的,大部分的老百姓,都像羊儿一样,只想在人群中浑然一体,随大流,而不想突出表现,这也是为什么生活、工作中,很多人不爱表现,只想默默的做自己分内的事情的原因。

当我们处于不确定环境下,不知道何去何从时,我们倾向于根据他人的意见行事。毕竟集体的潜意识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在某段时间内,人很难不随波逐流。

所以我们在年轻的时候,还没有找到自己的行事原则,可以跟随大众的、社会的潜在要求,去行事,一般也不会出什么大错。例如要善良、守法、诚信、公平,例如根据学制求学、找工作、成家立业。这些都是社会潜意识里,可以遵循、从众的方向。

还有一个就是专业人士的建议。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某个行业有一定成就的人,他做出的建议,我们其实也是可以遵守的,但前提是这个专业人士,人品信得过,提的建议是自己身体力行的。

例如在投资界,投资大佬的建议是可以盲从的,是经过他们自己行为验证的,投资标的、投资方式、投资模型等等,都是可以闭眼入的。

例如在自媒体,已经做出成绩的大佬们,而且自己有结果的人,他们的建议我们也是可以盲从的。

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只要我们找对“老师”,跟着做就对了,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当然,很多时候,盲从也是危险的。特别是盲从生活中的一些没有被认证的流行的“规训”。

“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女人负责貌美如花。”
“一个女人这辈子,没有养过小孩是不完整的。”
“一个女人这辈子没甩过一百个男人是不完整的。”
“一个女人这辈子没赚过一百万也是不完整的。”
“一个男人这辈子事业不成功是不完整的。”
“一个男人这辈子没有练出八块腹肌是不完整的。”
“一个男人这辈子没有崇拜他的女人是不完整的。”
……

我们在面对这些毫无根据的论断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

荣格说,每个人都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给别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给自己的。第二次生命:“为自己而活”,不等同“自私”,不是指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而是我们开始拥有自己的原则,不再单纯地依赖外在的评价体系,去掂量自己存在的价值。

为自己而活,你的人生是你内在意志的作品。可能一本书、一句话、一个人,一个契机,让你突然领悟到人生的价值,从而开始改变。这个契机,可早可晚,能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就看自己的行动和思想能走多远。

希望每个人都能尽快遇到这样的契机,开始自己的第二次人生:为自己而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