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到公元十一世纪下半叶,周敦颐的两个学生“二程”创立两个不同的学派:程颐创立,由朱熹集大成,史称“程朱学派”或“理学;程颢创立,由陆象山和王守仁完成,史称“陆王学派”或“心学”。
这两个学派一直争论一个哲学的根本问题:自然中的规律,是否人头脑臆造,或宇宙的心的创作?
程颢对“仁”的认识
程氏兄弟是河南人。哥程颢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弟程颐号伊川,世称“伊川先生”。他们的父亲和周敦颐是朋友,和张载是表兄弟,又和邵雍住处很近,五位哲学家的交往成中国哲学史上的美谈。
程颢十分称许张载的《西铭》,它所揭示的“万物一体”也是程颢哲学的中心。程颢认为,人达到视自己与万物一体正是“仁”的主要特征。
人应该有作为“必有事焉”,但不要“揠苗助长”,这也是孟子养其浩然之气的方法。人只要真诚用心去做,日积月累就会感觉到自己和万物融为一体。要下功夫,但不是矫揉造作。这便是程颢说的:“心勿忘,勿助长。未尝致纤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
程颢和孟子的区别在于:程颢对“仁”的诠释带有更多形而上学的意味。“天地之大德曰生”,他们认为万物本性天然是向着生命的,这便是天地之仁。
在中国传统医学里,把人身体麻痹称为“不仁”。这在程颢看来,万物之间有一种形而上的内在联系。孟子说的“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正是这种联系的表现。人们的“不忍人之心”往往被私欲所蔽,失去原有的与万物一体的意识。后来陆象山和王守仁又把这个思想更细致地予以发挥。
程朱的“理”的观念的来源
程朱“理”的观念直接来自“易传”。道家的“道”是宇宙万物所由出的“太一”,“易传”的“道”则是宇宙万物中每一类事物内含的原理。他们正是从“易传”的“道”发展出他们所讲的“理”。
张载用“气”来解释万物的生成和消灭,但他无法解释万物为什么会分成不同的门类。比如花和叶都是“气”聚而生,为什么有的成花,有的成叶?程朱认为,我们的宇宙,不仅是“气”聚而生,还有它各自的“理”,万物因“气”聚而生,又依各自的“理”而各成其类。
邵雍认为,在他用图解说明事物演化规律前,这些规律早已经存在。比如六十四卦产生以前,“易经”的思想也早已存在。这个理论和新实在论者的理论相同,后者认为,在数学诞生之前,已经有了数学的全部道理。
程颐的“理”的观念
程颐和朱熹认为,世上万物其所以能存在,必有一“理”,而且居于某个物之中。但有一理,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与它相应的物。
“形而上者谓之道,行而下者谓之器”,在程朱的思想体系里,“道”就是“理”,“器”是指个别事物。这相当于西方哲学中的“抽象”和“具体”。
他们认为,在形而上的世界里,虚无一物(其中没有具体的事物),却又万物具陈(万物的“理”都在其中),理是客观存在的。
程颐的精神修养方法强调“敬”:“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敬”是严肃、真诚、心不分散。此后新儒家十分看重这个“敬”。
程朱用“敬”代替周敦颐的“静”,表明新儒家在修养方法上和禅学的分道扬镳。“静”不着重讲修养须用功夫,而“敬”把修养须用功夫凸显出来。